一碗蘸水面里的中哈情缘
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是全球重要粮食生产国和小麦出口国。北哈州是哈萨克斯坦3个主要粮食产区之一,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因种植方式较为粗放,过去产量始终难以提升。
哈萨克斯坦地广人稀,是全球重要粮食生产国和小麦出口国。北哈州是哈萨克斯坦3个主要粮食产区之一,拥有良好的自然条件,但因种植方式较为粗放,过去产量始终难以提升。
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与哈萨克斯坦的缘分始于2017年。那一年,张正茂第一次前往哈萨克斯坦,参与中哈粮油作物生产科技示范园建设。8年来,张正茂团队在示范园持续开展小麦引种,推广宽幅沟播技术,并筛选出一批农艺性状好、抗性强的品种。
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多年来,杨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带着良种、良技、良法,用新技术、新方式、新手段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生产赋能助力。他们,或培育耐旱小麦保障粮食安全,或研发蔬菜良种丰富餐桌,或推广生态养殖与智慧农业技术,为当地农业发展带
创新 科技工作者 小麦 张正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025-06-04 09:11 7
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多年来,杨凌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带着良种、良技、良法,用新技术、新方式、新手段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生产赋能助力。他们,或培育耐旱小麦保障粮食安全,或研发蔬菜良种丰富餐桌,或推广生态养殖与智慧农业技术,为当地农业发展带
科技工作者 哈萨克斯坦 小麦 张正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025-05-30 17:27 6
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5月29日,《陕西日报》推出整版报道《陕西农科专家 在“一带一路”播撒“金种子”》聚焦杨凌农科专家带着良种、良技、良法,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业生产赋能助力,展现出中国科技助力全球农业进步的担当的生动故事。报道全文如下:
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拓展共赢发展新空间的过程中,农业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是一个重要方面。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我们把目光投向奋战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陕西农科专家。多年来,他们带着良种、良技、良法,用新技术、新方式、新手段为共建“一带一路”
今年全国两会上,“三农”领域相关话题热度持续攀升,众多“三农”热词得到广泛关注。当下,科技创新步伐日益加快,催生出许多新业态、新模式,更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能。怎样让这些科技创新成果从“书架”落地田间,真正“为农所用”?广大农民如
在陕西省咸阳市国家苹果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东带领记者走进无糖组培室,查看苹果组培苗生长情况。“去年,有6万株砧木苗在这里完成培育,随后跨越几千公里,运往吉尔吉斯斯坦的示范园用于扩建苗圃。”张东向记者介绍道。
从全国版图来看,杨凌地处关中平原腹地,距西安、咸阳、宝鸡均在60公里以上。杨凌以前是小镇,只有4平方公里。现在是小城,全域135平方公里,人口25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