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青少年优质传统文化教育 筑牢文化自信基石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从多元萌发到统一体系,从哲学思想到社会伦理,从儒家文化传承到官方学说强化的悠久历程,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且对世界文化的格局演变也有着深刻影响和重要贡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资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一个从多元萌发到统一体系,从哲学思想到社会伦理,从儒家文化传承到官方学说强化的悠久历程,不仅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且对世界文化的格局演变也有着深刻影响和重要贡
4月7日,江城武汉,春意盎然。一场意义深远的战略合作在中国社会艺术协会与湖北长江教育报刊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之间正式开启。这场以“跨界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的交流座谈会,不仅标志着两大机构合作的开端,更为新时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描绘出崭新蓝图。
为深入贯彻大思政教育理念,强化国防教育根基,培育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担当精神,正定县第九中学于近期精心组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承红色薪火,培育强国少年”主题教育活动。此次活动特邀知名红色文化研究者、《开国五大书记求学之路》作者叶茂老师,前来为全校师生呈上一场内涵丰
清明又至,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老家,本以为能像从前一样,和家族里的人热热闹闹地一起去扫墓,可现实却给了我狠狠一击。村里冷冷清清,年轻人没几个,扫墓的队伍也没了往日的规模。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这代人,可能是最后一代集体去扫墓的人了。
当VR技术走进殡仪馆,当文化展馆入驻公墓,让人避之不及的殡葬场所正悄然变身。北京市东郊殡仪馆和万安公墓的创新之举,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建设生命驿站和文化馆,解锁生命文化教育的全新路径。
为做好“3·15”期间诚信文化教育和征信专题宣传工作,引导社会公众学习和掌握征信及其相关知识,提升国民信用水平,在全社会形成“学征信、懂征信、用征信”的良好氛围,为健全社会诚信、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牢基础,南和农发行组织开展了3﹒15诚信文化教
3月26至27日,周恩来总理侄孙女、广东省红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周晓瑾受邀到博罗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通过为博罗中学师生作红色文化思政专题讲座,寻访革命遗址,引导青少年赓续红色血脉,强化新时代使命担当。
香港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2025年3月21日 -英国文化教育协会于3月5日到7日在香港成功举办第二届东亚教育周,汇聚英国和东亚高等教育领袖,探讨协作、研究和创新新机遇。来自东亚12个国家和地区的留英校友代表亦出席活动,探讨跨境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肩负着培养文化自信、塑造民族认同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既是四川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创造、积累而成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是支撑中华民族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动力源泉。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传播和传承红色文化,有其应有之义。新媒体时代下,传统的文化传承与传播模式亟需变革与重塑,探索红色文化的数字传播与高质量传
孙中山实业思想涵盖了发展生产力、推动工业化、倡导经济开放等丰富内容,具有显著的先进性。倡议海南建省是孙中山实业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海南建省历经漫长而曲折的过程,民国时期孙中山屡次付诸实践,却因时局动荡、政治纷争等因素而功亏一篑,直至1988年在中共中央的大力支
在当今这个信息如潮水般奔涌的网络时代,网络暴力宛如隐匿在暗处的毒瘤,时不时地露出狰狞面目,侵蚀着社会的文明底线与个体的尊严。批评,本是基于事实的理性探讨,能促进事物向好发展;而网暴,却常常源于不实信息,是毫无道理的恶意攻击,给当事人带来难以承受的伤害。2025
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是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重要体现。农发行石家庄市鹿泉区支行积极开展“3·15诚信文化教育”暨征信专题宣传活动,营造“学征信、懂征信、用征信”的良好氛围。
为积极响应监管部门号召,深入普及金融知识,强化公众诚信意识和征信意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关于加强征信宣传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办发〔2021〕5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国人民银行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诚信文化教育工作的通知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核心载体,肩负着培养文化自信、塑造民族认同的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固本铸魂的基础工程,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既是四川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
除了政治建军,重视文化建设一直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它为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克敌制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力量源泉。那么,党为何如此重视人民军队的文化建设?文化强军在各个时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对新时代的强军建设有何启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文将
2025年3月10日~13日,全球出版届盛会伦敦书展在英国伦敦奥林匹克展览中心举行。外研集团(外研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外研社社长王芳率团参展,与多家国际知名出版机构展开深度交流,推动中英及全球文化教育领域的创新发展与合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还提出囊括乡村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总要求。因此,乡村振兴背景下,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有其应有之义,可为乡村振兴提供充足的精神动力。乡村文化承载着乡村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人文风貌,是凝聚乡村建设力量、传播乡村
三月的北京,一场教师资格考试让千年诗人李商隐彻底“出圈”。考生小林在社交平台发了一张试卷截图,配文“李商隐,你害我白背了二十年诗!”瞬间引爆热搜。
春苗逢雨,万物萌新,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如约而至。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两会,承载着全国人民的热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