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

夜读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镜花缘》中有一个 “两面国”的故事。那里的人皆长两张脸,前面一张笑脸,慈眉善目;后面一张恶脸,青面獠牙。一长安人在“两面国”待久了,亦被同化为“两面人”,再也不愿返回故国了。“两面人”的故事虽属杜撰,然而荒诞不经的艺术形象中却暗喻着对当时社会流弊的针砭。

真人 夜读 朱浩 季布 仰止 2025-03-30 20:34  7

夜读丨学会拒绝也是一种能力

面对校友发来的聚会邀请,有位同学不想参加又不好拒绝,挺为难的。他说:“以前参加了几次,一些成了大款的人在那里炫耀自己的生意经,一些当了官的人在那里怡然自得地讲自己的升官图,坐在那里挺不自在。”我说:“别难为自己,学会拒绝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礼彬 民生周刊 夜读 朱浩 升官图 2025-03-29 21:37  8

夜读丨“我”该放在什么位置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有我与无我,可以用来评说诗词境界,又何尝不是衡量做人境界的标准?尤其对领导干部而言,为政一任,何时有我、何处无我、何地忘我,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

白鸟 民生周刊 夜读 朱浩 寒波 2025-03-28 21:17  7

夜读丨好家风,继世长

面对“家风是什么”的提问,有位中学地理老师引述了她百岁母亲的一句话,“房宽不如心宽”。好家风,继世长,老人的大白话里蕴涵着人生的智慧和处世的圭臬。同样发人省思的,还有史上传为佳话的“六尺巷”故事,千里修书“让他三尺”,拓展的不惟街巷之宽与道德之厚,还开化奉扬了

家风 民生周刊 夜读 朱浩 朱柏庐 2025-03-22 20:32  6

夜读丨学会“停顿10秒”,是人生的必修课

有位艺人在高空钢丝绳上表演。抬脚、转身、倒走……动作如行云流水。突然,他停止了表演,站在钢丝上不动了。大约10秒,艺人恢复了表演。事后他对助手说:当时,一阵风把灰尘吹进眼中,我以为“今天完了”,但又不甘心,我对自己说,平静、稳住、坚持。刹那之间,泪水来了,把灰

人生 民生周刊 夜读 刘志红 朱浩 2025-03-21 21:09  6

夜读丨有福不可享尽

正所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事人情亦有盛极必衰、否极泰来之理。遍翻史册,所谓“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一代苦二代富,三代吃花酒,四代穿破裤,五代宿街头”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有人曾对清代“同治中兴”将帅的后裔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家庭从儿女一辈起便坐享其

民生周刊 夜读 福中 朱浩 王伯祥 2025-03-19 21:11  6

传承大爱精神 守护正义之光

在镇江,有一支以“八姑娘”命名的公益律师队伍,她们用法律作剑,以柔情为盾,在新时代续写半个世纪多的大爱传奇。从丹阳蒋墅的鹤溪河畔到镇江市法律援助中心,从反家暴热线到千村万户,这支由女律师组成的“娘子军”,以专业与温度编织着守护妇女儿童的法治之网。

金文 丹阳 镇江市 朱浩 鹤溪 2025-03-17 15:03  6

夜读丨勤奋者能“安睡”

办公楼前难得有个绿地公园,午间与同事漫步园中,工人师傅正在剪枝刈草。沿林荫小径转一圈回来,他们已将修剪下来的枝叶杂草拾掇好,几个人席地而坐,吃起了简单的自带午餐。等再踱回,却见他们躺在婆娑的日荫下睡着了,头枕着竹笤把,黝黑的脊梁硌着鹅卵石,有的还打起了鼾。

民生周刊 夜读 朱浩 勤奋者 所事 2025-03-13 21:1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