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双河农场泡田整地“掀热潮”
阳春四月抢农时,日前,位于甘南县域内的北京双河农场广袤的黑土地上机声隆隆,泡田整地“掀热潮”,沃野上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阳春四月抢农时,日前,位于甘南县域内的北京双河农场广袤的黑土地上机声隆隆,泡田整地“掀热潮”,沃野上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育秧棚前,水稻育秧机早已架设妥当,铲车师傅将提前培肥的基土倒进车斗,伴随着机车轰鸣,一盘盘拌种后的秧盘经“流水线”被传进大棚深处。十余名工人把秧盘码放在地上,棚内很快就呈现整齐的“格块”拼图。
4月16日,宝泉岭分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任艳军到延军、名山、军川、绥滨、江滨、二九〇农场有限公司检查指导当前农业生产重点工作。分公司农业发展部、相关农场有限公司领导陪同检查。
为深入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全面提升水稻生产标准化水平,结合我省气候特点和水稻生产实际,省农业农村厅制定了《2025年黑龙江省水稻育插秧技术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地结合区域生产实际,强化技术指导服务。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时节催农人。连日来,北大荒各农业生产单位紧跟农时,协调各方力量,在黑土地上共同奏响了农业生产的“交响曲”。
近日,在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第一管理区笔者看见,种植户正忙碌地进行搅浆整地作业,沉淀后的水田波光粼粼,这标志着这个农场有限公司泡田整地工作已全面进入高潮阶段。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中国绿色米都”建三江广袤的黑土地上,一幅充满希望的春耕画卷正徐徐展开。这里是北纬47°的黄金水稻带,寒地黑土与天然活水孕育出中国顶级大米的基因密码。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建三江的田间地头,探寻一粒好米从播种到收获的匠心之路。
一年春作首,万事农为先。当前正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北大荒各农业生产单位纷纷掀起备春耕热潮,一片农事繁忙的景象随处可见。
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在泛着粼粼水光的田间,搭载智能导航系统的大马力拖拉机正牵引打浆机展开高标准作业……7日,北大荒农业股份友谊分公司第十管理区利用晴好天气,用大马力机车对水稻本田进行平整地作业,为水稻插秧打好提前量。
当前东北水稻育秧大棚基本完成扣棚,播种育秧工作将全面展开。3月以来,东北地区大部气温较常年略高,土壤墒情总体较好,但春季气温波动较大。据气象预测,4月份气温整体较常年偏高或持平,降水较少,有利于水稻育秧。针对今年东北地区春季气候和生产特点,建议各地“抢抓农时早
东风送暖,沃野复苏,在这个孕育希望的季节,大兴农场党委以“党建+”模式为抓手,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绘就了一幅“科技兴农、产业富农、服务助农”的壮美画卷。
据气象部门预测,3月中旬至4月初,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且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进入3月中旬,东北地区由南向北土壤逐步化冻,土壤墒情整体向好。为做好东北地区春耕期间主要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护航2025年春耕备播,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专家指导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稳粮保供”作为核心任务,着重强调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等关键内容,为水稻生产指明了清晰方向。这些政策不仅有助于稳定水稻种植户的收益,还能推动水稻产业的升级转型。文件中特别提出要强化科技支撑,助力粮食生产在质量和效率上实现双提升
小时候村里人总说:种田不灌水,种啥都枉费。水田泡水插秧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可现在的水稻不用泡水,甚至不用插秧,可以直接在山上种,亩产也能达到1576斤!
据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3月中旬至4月初,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且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2℃。进入3月中旬,东北地区由南向北土壤逐步化冻,土壤墒情整体向好。为做好东北地区春耕期间主要农作物秸秆科学还田,护航2025年春耕备播,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目前,我省正处于备耕备播的关键时期。据省气象部门预测,2025年我省春季终霜冻略早,春季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后春东南部存在阶段性低温风险;春季全省平均降水量多于常年,后春旱涝分布不均,西南部存在春旱风险,气候条件总体利于春耕春播工作顺利开展。为全力抓好水稻育秧插
2025年我省春季土壤墒情总体较好,平均降水量较历年同期略多,后春旱涝分布不均,西南部地区仍有春旱风险。春播期气温也较往年略高,后期存在阶段性低温,终霜冻略早。因此,各地要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抢前抓早、多措并举,依托先进农机装备和高产高效农机化技术模式,
注意事项:播种前如秸秆堆积,可选择用秸秆粉碎还田机进行二次秸秆粉碎作业;耕层较浅的西部半干旱区,可在雨季到来前进行伏深松,伏深松应在6月中旬前完成,避免雨季土壤板结;如遇见春季低温,可在苗期进行深松放寒作业。如遇春季干旱,可结合滴灌设施同步作业以提高保墒效果。
2025年我省春季土壤墒情总体较好,平均降水量较历年同期略多,后春旱涝分布不均,西南部地区仍有春旱风险。春播期气温也较往年略高,后期存在阶段性低温,终霜冻略早。因此,各地要结合当前农业生产实际,抢前抓早、多措并举,依托先进农机装备和高产高效农机化技术模式,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