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取楚汉文化的千年“存储卡”
先秦至魏晋,在这漫长的使用简牍时代,这些竹木之书成为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它们蕴藏着跨越千年的中华文明密码,沉淀一个民族治国理政的智慧,也讲述属于普通百姓的人间烟火。
先秦至魏晋,在这漫长的使用简牍时代,这些竹木之书成为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它们蕴藏着跨越千年的中华文明密码,沉淀一个民族治国理政的智慧,也讲述属于普通百姓的人间烟火。
中国古代史的具体研究方向广泛且多元,涵盖断代史、专题史、跨学科研究等多个维度。一、断代史研究方向✅ 先秦史- 研究范围:上古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青铜器铭文与甲骨文解读、早期国家形态、礼制与宗法制度等。- 细分领域:先秦文献(如《尚书》《诗经》)
2007年,它作为国内首座简牍类专题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彼时,简牍作为“冷门绝学”,参观者寥寥。时光流转,2024年,长沙简牍博物馆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创下历史新高。
4月18日,“简牍不简——简牍文化主题展”在长沙市图书馆正式开展。本次展览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市图书馆、长沙简牍博物馆承办。
19日,“简牍不简——简牍文化主题展”在长沙市图书馆持续展览中。本次展览由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主办,长沙市图书馆、长沙简牍博物馆承办。
3月29日上午10点,“全国简帛书法艺术展”在美仑美术馆开幕,共展出123件来自全国书家的简帛书法作品,涵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简帛书写风格,展现了简帛书法艺术的艺术特性和人文精神。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湖南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湖南建立“中国简牍中心”的建议。并建议在后续建设中国家予以支持,协调有关省份文物部门与“中国简牍中心”共同创建中国简牍资源大数据平台;在国内若干高校设立简牍专业人员定向联合培养制度,提升在职简牍工作人员
很多人并不记得,在上世纪的1996年,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十万余枚三国吴简,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这些竹简上记载着三国时期长沙郡的户籍、赋税、司法等详细信息,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一手资料。
全国两会上,湖南代表团一则消息引发关注。湖南代表团以全团名义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湖南建立“中国简牍中心”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