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道小品》(一三四):军士捐款
一位军人,穿着便衣布靴去游寺院。和尚以为他是平民百姓,对他不很礼貌。军人问和尚道:“我见你的寺院冷冷清清,倘若修建什么,缺钱用,可把缘簿拿来,我写些布施。”
一位军人,穿着便衣布靴去游寺院。和尚以为他是平民百姓,对他不很礼貌。军人问和尚道:“我见你的寺院冷冷清清,倘若修建什么,缺钱用,可把缘簿拿来,我写些布施。”
景城南边有一座破庙,四旁皆无居民,只有一个和尚带了两个弟子管理庙里的香火,师徒三人看起来蠢笨得如村里的佣人,见了香客,连一般礼节都做不出。
女巫郝婆婆,在村中妇人中最为狡猾。我小时在沧州吕姑母家见过她。她自称有狐神附身,为人讲未来的吉凶。大凡人家的细事,都打听得非常清楚,所以很多人相信她。
韩道士,住在淄川天齐庙,会变多种戏法,人们称他是“仙人”。先父和他有交情,进城时常去拜访。一天,与先父到县城,正好与韩路上相遇。韩把钥匙交给先父手,说:“请开门进去坐,稍等片刻,我就回来。”进庙开门时,韩已在房内。先是我们族中有人嗜赌,这人因先父的关系,也认识
唐朝和尚玄奘,号三藏法师,奉旨到西天取经,他带了三个唐徒弟,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了佛祖如来修道的地方——灵山雷音寺。
阌乡有一个小庙的和尚,他看见一户农家的耕牛肥壮,就起了歪心,每日窥伺机会,见到耕牛在荒野放牧时,就将食盐涂在自己的头上,让牛舔吃。时间久了,牛对他很熟悉。
明朝嘉靖年间,松江有一位监生,学问广博,口才也很好,但是有一个毛病,就是迷恋炼丹之术。有个丹士先用小手腕骗取了监生的信任,等监生给他大笔黄金作丹母时,就席卷而去,逃得无影无踪。监生心中惭愧,对此十分气恼,打算四处游历,希望在哪一天碰见这个骗子。
一个以炼丹行骗的江湖术士,他假造银器,坐着很排场的轿子,带着众多的仆人,又租来一个妓女为小妾,每天在西湖上饮酒作乐。船上罗列的器皿,看起来都是银子打制的。
商季子十分好尚玄学,常带着资财四方漫游,只要遇见道士,就下跪求教。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一个心术不正的人盯上了,那人想窃取他的资财,就自吹自己的道术是如何高妙,以引诱商季子同行学道。
秀才童子重是吴人。雇下一条船外出,刚好有人想搭船,童秀才同意了,而船工坚决不同意,才作罢。
有位大商人带着四个仆人出外经商,寄住在一个庙里,庙里和尚接待得非常热情。不久,和尚声称要修庙拿出摹缘簿请求施舍。商人一向信佛,马上拿出三百两银子施舍。和尚揣测他的行李很重,特意用美酒招待他。商人醉后,夜里很晚,用盘子装四个“猪头”出来。商人一看,是四个仆人的头
成化年间,有位富商寄住在齐华门内寺庙中。和尚猜测他钱财很多,而商人又单弱,乞求施舍,商人未及时施给,就让他的徒弟行刺,而和尚先杀死商人的两位仆人,把商人埋在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