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高效有序推进春耕春管
春耕由南向北加紧展开。湖南1800多万亩早稻插秧已近八成。在常德一处高标准农田里,无人驾驶插秧机来回穿行,遍布机身的摄像头和感应装置可以实现水稻插秧的行距、株距与深度的精准控制。今年春耕,当地智慧农机占比在40%以上。
春耕由南向北加紧展开。湖南1800多万亩早稻插秧已近八成。在常德一处高标准农田里,无人驾驶插秧机来回穿行,遍布机身的摄像头和感应装置可以实现水稻插秧的行距、株距与深度的精准控制。今年春耕,当地智慧农机占比在40%以上。
早稻栽插过七成、中稻育秧过六成;春玉米播种超一成;冬小麦面积保持稳定,拔节期一二类苗比例91.2%;冬油菜面积稳中有增,长势好于上年和常年……
提前72小时发布预报;与农业农村部门联动,每两小时滚动为农户提供精细化大风灾害风险预警和应对建议;组织技术人员下乡,指导农户检查棚架、压实覆土,确保设施安全……虽然刚刚经历过一轮大风降温,但在河北省宽城县,农业生产却有条不紊、有序推进。“正是有了气象局的提醒,
当前正是小麦春管的关键时期,在滦南县司各庄镇张庄村旺农家庭农场的麦田里,一侧是自动喷淋设施为麦苗浇返青水,另一侧则是无人机在为麦苗喷洒叶面肥和农药,井然有序的繁忙景象中尽显满满的“科技范儿”。
记者来到黑龙江垦区七星农场的水稻智能育秧工厂,这里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厂内设有智能控制室、水稻温汤消毒处理装置、双氧催芽设备、播种码盘流水线、叠盘育秧设备。全自动生产线以每小时1200盘的效率同步完成装土、精量播种、精准浇水、智能覆土等工序,通过暗室育秧的
眼下,各地正值春耕春管时节。在黑龙江垦区七星农场,水稻育秧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今年,当地通过智能化、标准化的工厂化模式,实现了水稻育秧的高质高效。
各地育种育秧工作稳步推进。在辽宁铁岭,装置有自动控温和喷灌系统的育苗大棚能显著提高秧苗抗病虫害能力。目前,辽宁省水稻育秧面积3.2万亩,已完成计划的二分之一。
各地冬小麦进入田管关键期。河北3300多万亩冬小麦开始拔节。在邯郸,当地依托智能灌溉物联网系统进行田间管理,配合一体化设备,农户在手机上就能远程精准灌溉施肥,科学作业。目前,河北全省已有81个县(市、区)建设应用了这样的智慧农业系统。安徽4300多万亩冬小麦即
朋友们,大家好!最近发现田间地头可热闹了!可不是因为农民伯伯们都在唠嗑,而是因为——新农具来了!这些新农具个个身怀绝技,让春耕春管效率直接“起飞”,彻底告别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辛苦日子!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这些“科技范”十足的新农具,是如何为咱们的粮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是全国春耕春管关键期,这两天,福建福州的早稻插秧工作正在加紧开展,插秧机等农机也是纷纷“铁牛下田”,为春耕按下“快进键”。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耕春管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2月下旬以来,贡井区早谋划、早部署、早落实,全力下好春耕春管“先手棋”。土地旋耕、覆膜保墒、播撒肥药、育秧育苗……当前,在该区各镇的田间地头,到处是农忙正当时、人勤春来早的生动图景。
各地小麦进入拔节期。今年,河南小麦种植面积8500万亩。在商丘,种植户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施肥作业。目前,商丘全市已有植保无人机1530余架,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高峰期,无人机飞防面积比例可达53%。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春耕春管进入大忙时节,水利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初,全国23个省份开始春灌,累计灌溉面积超1.2亿亩,其中2200余处大中型灌区开灌,累计灌溉面积超1亿亩。
在昌宁县珠街彝族乡羊街村兴龙村民小组村民段明海家的贡菜地里,只见滴灌喷头正在给贡菜浇水。“有了稳定的水源,我家的1.5亩贡菜、4亩红花长势喜人,预计全年收入可达1.6万多元。”段明海说。珠街乡建设的自然能提水工程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还保障了春耕生
各地小麦进入拔节期。今年,河南小麦种植面积8500万亩。在商丘,种植户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施肥作业。目前,商丘全市已有植保无人机1530余架,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高峰期,无人机飞防面积比例可达53%。在江苏沭阳,农技人员指导农民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进行防
各地小麦进入拔节期。今年,河南小麦种植面积8500万亩。在商丘,种植户利用植保无人机进行喷药、施肥作业。目前,商丘全市已有植保无人机1530余架,小麦“一喷三防”作业高峰期,无人机飞防面积比例可达53%。在江苏沭阳,农技人员指导农民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进行防
眼下,春季农业生产有序推进,唐山各地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春耕春管,为农业稳产、丰产打下坚实基础。图为在丰润区常庄镇,农民驾驶农机翻耕土地准备播种地膜花生。朱大勇 摄
科技助力春耕让农业生产更高效。在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的小麦种植基地,搭载北斗导航系统的自动驾驶拖拉机正在田间耕种,实现播种、施肥、滴灌带铺设一体化精准作业。今年,当地全面推广“北斗导航+浅埋滴灌”技术,实现2万多亩粮食作物高质量播种。
眼下正值青花椒保花保果的关键期,近日,省农业专家团队深入高坪区擦耳镇青花椒产业基地,通过分享绿色高效栽培、病虫害识别等技术,为当地种植大户、农技人员带来“田间定制课”,以确保花椒树健康生长。
当前我省3300多万亩冬小麦陆续进入起身期。各地根据种植结构、水资源配置等情况,及时优化灌溉方案,改善土壤墒情。在衡水深州程家庄村,来自石津灌区四干渠二分干的水流,沿着新修建南三支防渗渠"丝滑"分流,静静流入"干渴"的麦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