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福:1300多年后重走文成公主西行路
1300多年前,一支和亲队伍护送一位16岁的大唐公主,从长安浩浩荡荡出发,一路向西,跋涉3000多公里,抵达吐蕃。这条路就是被后世称为“丝绸南路”的唐蕃古道。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安福带着他的新作《跟着文成公主走唐蕃古道》,做
1300多年前,一支和亲队伍护送一位16岁的大唐公主,从长安浩浩荡荡出发,一路向西,跋涉3000多公里,抵达吐蕃。这条路就是被后世称为“丝绸南路”的唐蕃古道。4月23日世界读书日,上海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安福带着他的新作《跟着文成公主走唐蕃古道》,做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文|方丈编辑|方丈
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冬,长安太极宫暖阁内,15岁的李雁儿(文成公主本名)正在临摹王羲之字帖。宦官突然传诏:“册封为文成公主,和亲吐蕃。”笔尖一颤,墨迹污了“永和九年”。
3月23日,拉萨文创园区迎来《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第十三季首演,这场自2013年起便成为西藏文旅名片的演出,又引起我对西藏文化创新的再度思考。十年前那个夏天的晚上,观看这一大型实景剧的情景历历在目,萦绕脑海,感叹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
图为《文成公主》大型史诗剧演出布景(3月23日摄)。新华网发 朱俊 摄3月23日,西藏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在拉萨正式拉开2025年首演大幕。该剧以拉萨自然山水为背景,讲述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历史故事。3月23日,演员在舞台上表演。新华网发
2024年,一座正在修缮的不丹古寺中,考古学家在噶内寺地宫发现唐代丝绸残片,其上绣着“文成公主赐”字样。
由中国移动咪咕视讯与天成嘉华文化传媒联合拍摄的西藏历史人文纪录片《布达拉宫》第二季自开播以来持续引发文化热潮,以震撼的视听语言与细腻的叙事视角,带领观众走进这座世界屋脊上的瑰丽宫殿,揭秘文物修复师与科研工作者如何以现代科技与匠心精神守护千年文明。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的联姻不仅是汉藏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和亲政策的成功范例。这段姻缘不仅促进了汉藏两地的文化交流,也为吐蕃的社会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松赞干布为了迎娶文成公主,确实费尽心思,而禄东赞的机智与忠诚更是为这段姻缘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公元650年的拉萨飘着细雪,25岁的文成公主望着镜中褪色的金钗,耳边还回响着昨日吐蕃贵族们的争执。丈夫松赞干布的突然离世,让这位来自长安的异乡人瞬间失去政治靠山。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没有子嗣的公主本可选择返回故土,但她却选择留下。当送亲队伍里的汉人侍
文化是历史长河中沉淀的瑰宝,旅游是时光流转中追寻的足迹。当文化与旅游相融合,便会绽放出灿烂的光彩,如诗如画。如何让文旅产业这张“名片”叫得响、能发光?如何把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作为拉萨文旅“名片”之一的《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给出了满意答卷。
文成公主,这个名字如今可能对许多人来说只是一个历史符号,但若回溯到千年前,她的故事才真正开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金城公主的入藏不仅是一段婚姻的缔结,更是一场跨越山河的文化交融之旅。为什么她的故事能够流传千年?她的入藏究竟为唐蕃关系带来了怎样的改变?让我们揭开这段历史的面纱,探寻其中的深刻意义。公元7世纪末,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正处于一个微妙的转折点。尽管文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因其深远的影响而被后人传颂。这不仅是一段婚姻的缔结,更是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交流与和平之旅。公元7世纪,唐朝与吐蕃作为东亚地区的两大强权,既有合作也有竞争。为了巩固边疆稳定,唐朝皇帝李世民决定通过政治联姻的方式,加强与吐蕃的友好
当镜头扫过布达拉宫斑驳的宫墙,赵丽颖的嗓音突然切入——温柔中带着一丝颤抖,像极了千年前那位16岁少女踏上风雪高原时的呼吸。有人瞬间泪目:"这就是文成公主本尊吧!" 也有人冷笑:"流量明星又来蹭文化IP!" 但争议声未落,纪录片播放量已破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