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沃土育新芽 知行合一绽芳华
3月22日上午,马鞍山采石矶太白堂内礼乐悠扬,2025年马鞍山市“江上课堂”暨马鞍山市秀山实验学校《你好·非遗》主题团日市级示范活动举行。现场,100名团员沉浸式体验传统成人礼、古琴演奏、华服展示等,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3月22日上午,马鞍山采石矶太白堂内礼乐悠扬,2025年马鞍山市“江上课堂”暨马鞍山市秀山实验学校《你好·非遗》主题团日市级示范活动举行。现场,100名团员沉浸式体验传统成人礼、古琴演奏、华服展示等,近距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安青网讯当“开笔礼”的朱砂点染千年文脉,当数字技术激活李白诗行,研学旅行正以创新姿态重构教育场景。前不久召开的2025年马鞍山研学旅游大会,不仅标志着该市“教育+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起点,更折射出青少年成长与城市发展的相辅相成。本期“教育大家谈”,特邀马鞍山市教
非遗工坊,是指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或传统手工艺,开展非遗保护传承,带动当地人群就地就近就业的各类依法注册或登记的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点。近年来,为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我市印发《马鞍山市非遗工坊认定与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
1161年深秋的长江,寒风中飘荡着末日的血腥。金国六十万铁骑如乌云压境,南宋最后的防线采石矶岌岌可危。此时站在江边的不是叱咤风云的将军,而是个从未带过兵的文弱书生:虞允文。他望着对岸连营百里的金军大帐,手中攥着前线主将临阵脱逃的急报,身后是两万面如土色的残兵。
马鞍山市是楚汉文化、长江文化、工业文化的交汇地,拥有5500年的凌家滩文明、2200年的姑孰文脉、60年的钢铁精神,该市选择孵化一系列思政教育特色品牌,把学生推向“C位”,努力打造“人人都是教育者,人人都受到教育”的新生态。
“讲好案例故事,赋能社会治理,让司法成果可知可感、法治信仰浸润人心。” 3月4日,马鞍山市检察院于长江之畔、采石矶旁,成功举办了首场“采石论案”活动,以案为媒,彰显法治价值,传递法治温度。
2月17日,马鞍山市文化和旅游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卿率马鞍山市文化馆、马鞍山市文物管理中心主要负责同志走进马鞍山“正风在线”直播间,围绕“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主题与广大市民进行了深入的互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