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巡航澳大利亚700年前,中国人汪大渊舰队就去过澳大利亚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泉州港的清晨被薄雾笼罩,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熙熙攘攘的码头上。桅杆如林,商贾的吆喝声与船工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年轻的汪大渊站在码头边,目光坚定地凝视远方的大海,心中涌动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泉州港的清晨被薄雾笼罩,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熙熙攘攘的码头上。桅杆如林,商贾的吆喝声与船工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画卷。年轻的汪大渊站在码头边,目光坚定地凝视远方的大海,心中涌动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14世纪的泉州港,当马可·波罗的传奇仍在欧洲流传时,一位年仅20岁的江西青年汪大渊,已悄然开启了一场改写人类地理认知的壮阔航行。这位民间航海家以商船为笔、海浪为墨,在1330至1345年间两度远航,用双脚丈量出从南海到地中海的文明弧线,更以对澳大利亚的记载叩响
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征服一个国家的时代又回来了。不过也有好消息,好消息是,炮是我们架的,架到了澳大利亚的海岸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