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了就能吃”?吃野生菌的这些误区要纠正
“尤其以鹅膏属菌类最为致命。”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介绍,这类菌中既有著名食用菌,也有剧毒品种,仅云南就分布有6种剧毒鹅膏,常生长于松林、栎树林中,因外形酷似可食菌,极易被误采误食。“在国外90%的蘑菇中毒死亡由鹅膏属导致,我国也高达70.5%。
“尤其以鹅膏属菌类最为致命。”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杨祝良介绍,这类菌中既有著名食用菌,也有剧毒品种,仅云南就分布有6种剧毒鹅膏,常生长于松林、栎树林中,因外形酷似可食菌,极易被误采误食。“在国外90%的蘑菇中毒死亡由鹅膏属导致,我国也高达70.5%。
大青褶伞为毒蘑菇中毒事件中最常见的菌种,是我省最常见的毒蘑菇种类之一。菌盖表面具有蛇皮状鳞片,菌褶初为白色后转青灰,大青褶伞一年四季均有生长,常见于公园、草坪、绿化带、花盆、菜地甚至垃圾堆旁。含有的毒素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一般在误食后10分钟~2小时开始发病,
不随意采摘:不要在野外随意采摘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霉变或幼小难辨识的野生菌。一些有毒菌与无毒菌外形相似,仅靠肉眼和经验难以辨别。谨慎购买:在购买野生菌时,应选择正规的农贸市场或超市,避免在路边摊贩处购买来源不明的野生菌。同时,要注意查看野生菌的外观和质量
一到雨季,弥勒的大街小巷就飘起了野生菌的鲜香,鸡枞、牛肝菌、见手青…… 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三尺!然而,这份舌尖上的美味,却暗藏危机 —— 每年因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案例层出不穷,甚至有人因此失去生命!野生菌虽鲜,安全更重要!
在云南 “吃菌中毒”和“日脓包”一样都是骂人憨傻常用的词汇,可见,“吃菌中毒”在云南人民的生活中可谓相当普遍。甚至有说法称:没有吃菌中毒过就不算真正的云南人。实际上,云南人吃的野生菌只有少部分存在一定毒性,但烹饪不好或采错了蘑菇就有可能中毒甚至丢掉小命。
2025年3月(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广东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分别为: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
2025年3月(3月1日零时至3月31日24时)广东省共报告2起一般及以上级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均为较大级别,共发病2例,死亡2例。分别为:深圳市龙岗区报告的一起误食毒蘑菇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病1例,死亡1例;珠海市斗门区报告的一起食用蟾蜍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摘要毒蘑菇(有毒大型真菌)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具有严重威胁的生物资源。本文基于最新分类学进展,系统梳理毒蘑菇的分类体系,总结形态学、生态学识别特征,解析主要毒素的化学结构与毒性机制,并结合案例探讨中毒防治策略。研究结果可为野外识别、中毒救治及食品安全监管提供科学依
来这里,感受那份与众不同的私密。这里没有普通餐厅的嘈杂与喧闹,这里的每一位食客都拥有专属的私密包间。
3月8日,备受关注的央视节目《中国美食大会》福建篇中,一道来自永安的特色佳肴——红菇包心淮山丸,凭借独特风味与深厚文化底蕴惊艳全场。这道美食由永安美食制作者刘标精心烹制,让全国观众领略到永安独特饮食文化的迷人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