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点赞 | “刚好你需要,恰好我也有——江山经济开发区小学吴建龙
“刚好你需要,恰好我都有。” 这是吴建龙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前,于留言本上为素未谋面的8岁受捐患儿写下的心声。2024年3月29日,在浙江省中医院,这位江山经济开发区小学的科学教师成功捐献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血液病患儿送去生的希望,成为浙江省第101
“刚好你需要,恰好我都有。” 这是吴建龙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前,于留言本上为素未谋面的8岁受捐患儿写下的心声。2024年3月29日,在浙江省中医院,这位江山经济开发区小学的科学教师成功捐献18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血液病患儿送去生的希望,成为浙江省第101
25日,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遗传学与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方宗熙海洋生物进化与发育研究中心包振民院士和王师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Widespread presence of bone marrow-like h
在莒县检察院,有这样一名检察人,他用坚守与奉献,在平凡岗位上书写不凡故事,他就是检察业务管理部一级科员庄肃栋。从法医“门外汉”到业务骨干,从技术革新者到生命接力者,他以炽热的初心与踏实的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检察人的多重担当与大爱情怀。
吕明玉:起初有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想法,源于一次单位组织报名参加中华骨髓库,我觉得能去救人是积德行善的好事儿,就自然地报了名,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的一名志愿者。到第一次捐献的时候也没想太多,虽然我是一个晕针晕血的人,但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采集造血干细胞之前需要打动员剂
作为全区首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她以凡人善举跨越山海,为素未谋面的患者点燃生命火种。这份大爱不仅托起一个家庭的希望,更如一盏明灯,照亮临翔区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的前行之路。
6月23日,宝冶青年何一鸣在他27岁生日这天,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种子,光荣成为全国第20399例、安徽省第77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生动诠释了宝冶青年的责任担当。
“能帮人一把就帮一把!”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是淄博润美食品有限公司员工卢国安在完成一场生命接力后最真诚的心声。近日,他送出一份特殊的“生命礼物”——26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也光荣地成为高青县第十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6月23日,一场跨越千里的爱心行动在市医院温情上演。来自南京的志愿者金先生,在我市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为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点燃了重生希望,谱写了一曲人间大爱的赞歌。
6月23日,来自上海宝冶有限公司的青年职工何一鸣在他27岁生日这天,为一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种子”,光荣成为全国第2039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生动诠释了央企青年的责任担当。
2023年10月20日,对于小王来说意义非凡,这天不仅是18岁生日,更是他爱心之旅的起点。当天,同校学长——廊坊市第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站在讲台上分享亲身经历。小王了解到,捐献造血干细胞现在只需采集外周血。怀着“既对身体没有伤害,又能帮到别人”的朴素想法,
“我是去年10月8日从山东回到新疆的,当时我的血小板是从去山东时候的18升到337。回来的这半年时间里,能感觉到走路有劲了,可以经常和拳友们出去打打太极拳,去公园散散步,在家里也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王女士开心地给我们介绍。
6月19日上午,一场关于爱与奉献,责任与担当的青春公益行动,在大连医科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火热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连医科大学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和全市各高校青年志愿者代表们齐聚大医。学校党委书记李海洋,党委副书记佟春光,党委常委、副校长杨晓丽、孙志波,党委常委、
白血病作为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其治愈率始终是医学界与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白血病治疗领域的临床数据、技术突破与循证医学证据,系统阐述不同类型白血病的治愈率现状,分析影响治愈率的关键因素,并对未来提升治愈率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旨在
2025年第30届欧洲血液学会年会(EHA 2025)于6月12-15日在意大利米兰盛大召开。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会议之一,此次大会将汇聚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及行业领袖,共同探讨血液疾病诊疗与科研成果的最新突破,展望未来趋势。本届EHA年会上,北京高
现场表扬了获国家表彰及日照市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代表。活动通过播放采供血纪录片、典型事迹、人物采访等形式,全景呈现了日照市无偿献血事业的发展历程。纪录片中,无偿献血者的质朴感言、医护人员的专业坚守、受助患者的生命故事相互交织,生动展现了广大无偿献血者的高尚品格
6月10日,淮南市青年小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哈萨克斯坦一位患者送去新生希望。记者在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交接仪式上获悉,小丁是中华骨髓库首例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入院后,校党委副书记赵昕、媒体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彭大银、校红会秘书长卫善春、媒体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汪佳莹等专程赴上海华山医院病房看望慰问周诗桐。
“自己的举手之劳,能够挽救一个生命、一个家庭,我觉得非常有意义。”6月10日,渭南市民李亚敏在西安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的捐献,成为陕西第318例、渭南第2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6月10日,淮南市青年小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捐献了造血干细胞,为哈萨克斯坦一位患者送去新生希望。记者在中华骨髓库捐献造血干细胞交接仪式上获悉,小丁是中华骨髓库首例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活动现场颁发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等奖项,对在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记者:庄仕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