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良:日本抄本《翰林学士集》的若干问题
日本藏唐写卷子本《翰林学士集》,清末陈矩(衡山)影写携回中国,曾印行。此集虽屡经前人研究,而似有未尽之义。本文首先探讨此集之性质及其适当名义究应如何,并从诗题之特征与作者题衔不无误漏之现象,推论抄写者可能是遣唐使,故与中土诗集编纂之传统不同,今传抄本也可能出于
日本藏唐写卷子本《翰林学士集》,清末陈矩(衡山)影写携回中国,曾印行。此集虽屡经前人研究,而似有未尽之义。本文首先探讨此集之性质及其适当名义究应如何,并从诗题之特征与作者题衔不无误漏之现象,推论抄写者可能是遣唐使,故与中土诗集编纂之传统不同,今传抄本也可能出于
“学士” 一词,最早源于《周礼・春官》,起初它指的是在国学读书的学生。《周礼・春官・乐师》记载:“帅学士而歌《彻》。” 郑玄注解道:“学士,国子也。” 孔颖达进一步阐释:“此学士谓乡庠、序及国之大学、小学之学士。” 彼时的学士,主要是在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学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