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尖唤醒沃野 奏响春耕序曲
春风吹过松辽平原,公主岭广袤沃野正铺展春耕画卷。在陶家屯镇的田间地头,联合整地机来回穿梭,划出笔直轨迹,整田、打垄、施肥一气呵成。“我今年种了50公顷地,现在已经开始‘顶浆打垄’作业,争取4月中旬完成标准化起垄,保证不误农时,为玉米高产打好基础。”种植大户王帅
春风吹过松辽平原,公主岭广袤沃野正铺展春耕画卷。在陶家屯镇的田间地头,联合整地机来回穿梭,划出笔直轨迹,整田、打垄、施肥一气呵成。“我今年种了50公顷地,现在已经开始‘顶浆打垄’作业,争取4月中旬完成标准化起垄,保证不误农时,为玉米高产打好基础。”种植大户王帅
近日,蓝山县土市镇泉塘村全村上下掀起一股发展粮食生产的热潮。在泉塘村育秧工厂内,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希望,为早稻种植季拉开序幕。
3月28日,该镇长岭岗村1000亩粮油基地,绿意盎然,麦苗青绿,长势喜人。随着低低的嗡鸣声在田间响起,载着药剂的农用无人机迅速升空,在距离小麦3米左右的高度来回穿梭,确保药液均匀喷洒。
在桂花镇响堂村,一片片翻耕过的土地上,村民们正弯腰劳作,手中握着高粱种子,一颗颗细心地撒入地里,伴随着锄头的起落,种子被温柔地埋入泥土,孕育着新的希望。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把“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摆在首要位置。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奋力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粮食稳产保供任务艰巨,意义非凡。
天刚蒙蒙亮,德惠市大青咀镇兴盛村的田野还笼罩着一层薄雾,大波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库房里就已亮起灯光。技术员王师傅推开铁门,手中的工具箱与冻得发硬的泥土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他径直走向那台编号“JL-07”的秸秆离田机,一边蹲下身打开齿轮箱盖一边说:“这老伙计去年‘啃
2025年2月,被誉为“滇南粮仓”的勐海县,迎来了繁忙的春耕时节。在这片沃土上,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传统春耕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月十九锣鼓响,春耕备耕正当时!”3月18日下午1时,长治市老顶山街道南垂村迎来了三年一度的传统庙会。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庙会首次将传统民俗活动与春耕文化深度融合,通过晃杠、彩银楼、旱船、打花棍等10项非遗民俗表演,让群众在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感悟“人勤春
主持人:为抢抓春耕备耕关键时节,滨海新区进一步提升农机作业、无人机植保等先进设备的应用。同时,加快推进盐碱地科技治理,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38万亩以上,来听记者翟婧秋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