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年前,“地球霸主”在这里生活
今年7月,由中国地质大学、宁夏地质博物馆等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瑞士古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让1亿年前的同心窑山生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论文中提及的“这些发现”究竟是什么?能否成为解密远古时代的确凿证据?
今年7月,由中国地质大学、宁夏地质博物馆等多家研究机构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古生物学期刊《瑞士古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让1亿年前的同心窑山生态呈现在世人面前。论文中提及的“这些发现”究竟是什么?能否成为解密远古时代的确凿证据?
在德国波西多尼亚页岩层(一个以保存完好的侏罗纪标本而闻名的化石床)中发现的一具化石骨架经研究证实,它是一种生活在1.83亿年前海洋中的古代海洋爬行动物新物种 —— 一种蛇颈龙。
1978 年在德国挖掘出的一块化石终于揭开了它的秘密:它属于一种以前未知的侏罗纪海洋爬行动物。这种长颈生物生活在1.83亿年前,其骨骼甚至还残留着软组织的痕迹。科学家们最近才在仔细复查后将其确认为一个新物种。
有些蠓还会传播如羊和马的蓝舌病等疾病,在一些国家,特别是热带地区,蠓还可能会传播如丝虫病这样的寄生虫引发的疾病,而在美国和澳洲,蠓虫并未被发现可以传播人类疾病。
在接连派了两个“信使”来大陆探风被看破手脚吃了钉子后,赖清德彻底不再装了,以所谓“团结十讲”为内容,疯狂开启了新一轮的“台独”历史论述,在末日路上作死狂奔。
新派新闻讯2025年第四届凤溪地万物集夜市暨潍坊夏季海洋大集开市以来,凭借琳琅满目的特色摊位和烟火气十足的热闹氛围,迅速成为市民游客争相打卡的“网红地标”。夜市上,一款名为“海鲜化石饼”的创意小吃以酥脆鲜香的口感获得了男女老少的喜爱。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该摊位
6月21日,“龙吟九州·中国恐龙大展”暨旅居禄丰文旅宣传周活动在上海自然博物馆启幕。来自禄丰市的许氏禄丰龙、三叠中国龙、禄丰盘古盗龙等8件珍贵的恐龙化石标本跨越山水,在长三角地区与观众们近距离“对话”,成为此次展出的一大亮点。
你见过冬虫夏草吗?冬虫夏草学名叫做“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冬天,真菌在幼虫体内生长,幼虫爬到地表死亡变成“冬虫”;夏天,真菌从虫体钻出,长出棒状子实体,露出地面像根枯草,故称“夏草”。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中外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对缅甸克钦琥珀(约1亿年前)中被线虫草真菌感染的蚂蚁和蝇类化石开展深入研究,揭示了线虫草的早期演化历史,为探索真菌与昆虫的协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证据。相关研究成果于6月11日在线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
6月9日发表在Cell Press杂志《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蜥脚类恐龙腹部发现的植物化石支持了这些恐龙是食草动物的长期假设。这种恐龙大约在 94 到 1.01 亿年前还活着,它吃各种植物,几乎完全依赖肠道微生物进行
在悉尼市中心的一处普通民居里,一位在此租房的澳洲女性,意外在自家后院发现了一块上亿年的老古董!
文章内容一 引言关于人类的起源 科学家们进行了数十年的研究 最终达成了一致 现代人类最早起源于非洲 这个结论不仅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历史的理解 也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一伟大旅程的每一步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索这一话题 揭开人类起源的神秘面纱二 非洲 人类的摇篮化石证
“亿万年前,重庆河湖遍布、森林茂密,是恐龙等远古生物繁衍生息的乐园!”2025年4月28日,在重庆两江新区重光小学校第三届科技节上,重庆古生物研究院科普教育中心副主任张锋为孩子们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科普分享。
暮春将尽,和煦盈怀,在这浸润着草木清芬的时节,书画频道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们,以文化自觉的笔墨和与家国同心的赤子情怀,精心创作53幅作品,组成“遗韵华章——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主题创作特邀展”,用中国画艺术语言唤醒沉睡千年的文明印记,重燃人们对文化遗产的守护与
恐龙起源至今仍是一个待解之谜。近日,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分析在巴西发现的化石标本后提出,这块距今约2.37亿年的化石所属的物种或为最古老的恐龙祖先之一,这为研究恐龙起源提供了新线索。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在英国《科学报告》杂志上。
周忠和,第十二、十三、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所长。获2024年度“全国政协委员优秀履职奖”。
蓝变真菌是现代陆地生态系统中一类常见的木材变色菌。现代分子生物学证据显示其起源时间可能追溯至晚古生代或中生代早期。然而,由于可靠化石证据的缺乏,对蓝变真菌最早起源时间的认识非常有限,极大限制了对该真菌类群起源及演化历程的研究。
更要命的是,当它们和蛀木昆虫"合作"的时候,往往会加速树木的死亡
如今,科学家们拼凑出了它们史诗般的演化故事。他们利用古代DNA和数百件化石,解释了树懒为何一度能长到比大多数汽车还要庞大的体型 —— 堪比猛犸象 —— 以及它们为何最终体型缩小或彻底消失。
生命起源与演化是全球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的重大课题。40多年来,朱敏一次次穿梭在崇山峻岭间,找化石、做研究,他的多次重大发现和科研突破,填补了古生物学的空白,也改变了“从鱼到人”研究的传统认知。如今,越来越多的远古鱼类,在朱敏院士和团队的不懈追寻中逐渐现出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