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白垩纪恐龙化石专题展览将持续至本月19日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专题展览在重庆市民族博物馆(黔江区)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黔江区民宗委、黔江区文旅委主办,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区文物管理所承办,展览吸引了众多目光,民族小学三年级53名学生率先走进博物馆,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恐龙探秘之旅。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白垩纪恐龙化石专题展览在重庆市民族博物馆(黔江区)拉开帷幕。本次展览由黔江区民宗委、黔江区文旅委主办,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区文物管理所承办,展览吸引了众多目光,民族小学三年级53名学生率先走进博物馆,开启了一段奇妙的恐龙探秘之旅。
一种来自寒武纪的新发现的生物给我们对早期动物进化的认识带来了奇怪的转折。认识一下Mosura fentoni(摩斯拉·芬托尼) —— 一种三眼、有爪、四肢松弛的捕食者,大约和你的手指一样大,最近在加拿大著名的伯吉斯页岩中被发现。
化石 莫伊 伯吉斯页岩 摩斯拉 anomalocaris 2025-05-14 11:33 2
21世纪初,在台湾澎湖海峡发现的一块距今19万至1万年的下颌骨化石,根据古蛋白质分析,属于一名男性丹尼索瓦人。这一发现直接证明,丹尼索瓦人曾生活在多种气候条件下,从寒冷的西伯利亚山脉到温暖湿润的台湾亚热带地区。
1832年5月13日,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迎来一位特殊的逝者——被誉为「古生物学之父」的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在巴黎病逝,享年62岁。这位用化石破解地球历史的科学巨匠,以「比较解剖学」和「灾变论」震撼了19世纪的科学界,甚至连达尔文都坦言:
当太行山脉的晨雾还在峡谷间缭绕,三亿年金蟾化石依旧静静守望山川,谁能想到这片充满自然诗意与千年文化底蕴的土地,正上演着一场令人惊叹的跨界蝶变?澳涞山庄,这座刚荣获“中国最美山庄”美誉的度假胜地,正以非凡的魄力与创新精神,从传统文旅地标向元宇宙产业高地华丽转身,
当现代考古学家在非洲大裂谷挖掘出距今300万年的早期人类化石时,"非洲起源说"似乎已成为人类学界的金科玉律。然而,在东方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一系列惊人的发现正在悄然改写这个被广泛接受的理论。从湖北建始县出土的250万年前的头骨化石,到山西朔县峙峪遗址发现的2.8
记者7日从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获悉,该院杨显峰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寒武纪射齿类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在中国发现罕见的捕食动物Caryosyntrips(果钳虾)化石,其中一件果钳虾前附肢标本来自云南马龙地区。这为研究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时期的捕食生态及节肢动物起
近日,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杨显峰老师带领的科研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Arthropod Structure & Development》上发表了题为《Novel information on Caryosyntrips based on new append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马心依 通讯员袁宝利)日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团队在宽城满族自治县翁家庄剖面发现了一批保存完好的微体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壮丽青山藻”。这一发现被全球顶级期刊《科学》评为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将多细胞真核生
在约1.4亿年前的温室地球时期,海洋表层温度如何变化?极地冰川是否存在?这些对全球变暖环境下地球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镜鉴作用的探索研究,广受学界和社会公众关注。
大家好,我是魅力科学君,今天我们要聊的话题是:人类出现之前存在工业文明吗?实际上,这个问题来自一个被称为“志留纪假说”(Silurian hypothesis)的理论。
这身穿搭是柔与力的对白,上衣的青柠绿并非甜腻的果汁感,而是掺了灰调的莫兰迪笔触,鲜亮里藏着粗粝的生命力,垂感面料随着肩胛骨起伏泄露了蝴蝶骨振翅欲飞的秘密,而下半身的纯白长裙偏偏要唱反调,立体蕾丝如同珊瑚化石的拓印,硬质纱线在柔软中织出筋,当浪打湿裙摆便成了天然
论坛开幕式上,“元谋人”牙齿化石发现者,84岁高龄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教授钱方专门发来视频,讲述了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考古故事。
化石融合出自游戏王GX中myFrend吉姆的卡组,特点很显著,以对方墓地怪兽为融合素材召唤融合怪兽的奇特卡组。
据说进化论者通过研究地球岩层、化石记录和地质证据,确定了地球自形成以来的各个地质事件、环境变化以及生命演化的时间框架。这个表中地球历史被划分为多个层级,如寒武纪,中生代。
在德克萨斯州巍峨的瓜达卢佩山脉之下,隐藏着一段跌宕起伏的变迁史。曾经是古老海洋的一部分,如今已化为化石的卡皮坦礁,形成了嶙峋的山峰和标志性的悬崖,例如埃尔卡皮坦岩和瓜达卢佩峰。
4月22日,在第56个世界地球日,由省自然资源厅主办,陕西自然博物馆、省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中心承办的三秦远古生物化石展厅正式开放。该展厅以系统性收藏、研究与展示三秦远古生物化石为核心,是集科研、科普、文化传播于一体的公共平台。展厅的建成标志着陕西古生物化石保护
近日,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就高校博物馆相关话题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6836份。调查结果显示,64.32%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应该向社会大众开放,56.61%的受访者认为高校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37.33%的受访者认
郑州博物馆作为中原文化的璀璨明珠,馆藏17万余件文物,尤以九大镇馆之宝最为夺目。每一件镇馆之宝皆是工艺、历史与艺术的完美融合,带领观众触摸中原大地的文化脉搏,见证郑州“天地之中”的辉煌文明。
去年九月的一个酷热难耐的日子,安妮·梅尚(Annie Méchin)蹲在法国地中海沿岸马赛(Marseille)附近一片偏远农田的一块红黏土上。梅尚正在刮擦着黏土,这时她挖出了一块看起来像是细小骨头碎片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