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种好“一块田” 全村一块“甜”
从广安城区出发,驱车不过20分钟,便抵达了仁和村。仁和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吉春一见到记者,立即迎上来说:“走!带你去看看我们村的美景!”
从广安城区出发,驱车不过20分钟,便抵达了仁和村。仁和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吉春一见到记者,立即迎上来说:“走!带你去看看我们村的美景!”
春回大地,万物竞发。在前锋区,一幅以生态为底色、以产业为脉络、以科技为动能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从金浪翻涌的千亩油菜花海,到茶香氤氲的高山生态茶园,再到机械轰鸣的现代化农田,前锋区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的乡村振兴多彩之路。
从广安城区出发,驱车不过20分钟,便抵达了仁和村。仁和村党支部副书记朱吉春一见到记者,立即迎上来说:“走!带你去看看我们村的美景!”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3月13日,龙山县林业局在水田坝镇仁和村开展“身边增绿——为百万农户送树苗办实事”活动,将2万余株黄柏苗送到农户手中,为乡村绿化与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次植树活动,不仅让我感受到劳动的成就感,更体会到“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凝聚力。我将把这份责任感带回课堂,引导学生争做绿色发展的“先锋队”。
一株株形如蜂巢的“菌中黄金”破土而出,撑起一把把褐色的“小伞”。“伞帽”饱满丰润,工人们穿梭在整齐的菌垄间,忙碌地采摘、分装。这幅长势喜人的“春收”画卷,就是记者近日在武汉市黄陂区姚家集街仁和村羊肚菌种植基地的所见。
走进仁和村羊肚菌种植基地可以看到,一株株形如蜂巢、长势喜人的羊肚菌破土而出,撑起一把把褐色的“小伞”,菌帽饱满丰润。工人们穿梭在整齐的菌垄间,忙碌地采摘、分装。
“30亩羊肚菌试种成功,迎来了丰收。”基地负责人田海林乐呵呵地介绍道,这片羊肚菌历时4个月培育,于今年3月初陆续成熟上市,成熟期将持续至4月中旬,预计亩产可达1000斤。
清晨五点,李阿婆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山间的雾气裹挟着清冽的花香涌入堂屋。海拔1800米的仁和村还未苏醒,71岁的她已开始熬煮今年第一锅杜鹃花茶。远处山峦的轮廓在晨光中渐显,成片的杜鹃林正在酝酿一场持续千年的盛放仪式。百里杜鹃的观花季,从来不只是游客的狂欢,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