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ri

破解记忆之谜,或许婴儿期的记忆并未消失

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在一岁左右,其海马体已经具备了对记忆快速编码的能力。这一结果不仅与在啮齿类动物身上的研究结果一致,还挑战了以往认知神经科学中“海马体未成熟导致记忆编码失败”的假说,表明记忆编码后的检索机制可能是造成婴儿遗忘症的主要原因,而并非无法形成记忆。

记忆 fmri yates 婴儿期 外显记忆 2025-03-29 02:21  3

思想的起源:从神经元到存在之问 ——论人类意识的双重本质

人类思想的存在既是生物演化的奇迹,也是哲学史上最深邃的谜题。当一只黑猩猩使用工具敲开坚果时,它展现的是生存智慧;而当人类追问“我为何会思考”时,则触达了意识与存在的本质边界。本文通过整合神经科学、进化生物学与哲学理论,揭示思想诞生的双重逻辑。

神经元 意识 fmri 胡塞尔 foxp2 2025-03-27 05:32  3

医工简报 |深度学习用于量化与神经认知变化相关的大脑衰老速度;CATD:面向 EEG 到 fMRI

传统诊断方法往往难以捕捉患者个体化的血栓风险。微工程化的“芯片血管”平台在血栓研究和个性化医疗中展现出革命性潜力。3月11日,悉尼大学 Zhao Yunduo 等人探讨了血栓管理的未来:片上血管平台、高级传感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数字双胞胎融合。尽管在规模化、标准化

深度学习 fmri 医工 eeg 医工简报 2025-03-26 11:41  2

Nature | 如何在复杂的社交中游刃有余—“人情世故”的函数表达式

人类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网络中,每天需要处理大量社交互动(比如合作、竞争、群体讨论)。传统观点认为,大脑通过“以个体为中心”的编码方式来区分“自我”与“他人”,比如背内侧前额叶皮层(dmPFC)和前扣带回皮层(ACC)被广泛认为是社会认知的核心脑区。然而,当面对多

社交 fmri 表达式 基函数 函数表达式 2025-03-24 20:45  2

每天懂点心理学:心理学科流派有哪些

主张心理学应研究意识的基本结构,通过分解意识元素(感觉、意象、情感)来理解心理现象。采用内省法(Introspection),要求受试者报告主观体验的即时反应。贡献:确立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首次提出系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批评:过度依赖主观内省,难以验证;

心理 心理学 学科 积极心理学 fmri 2025-03-24 08:33  4

我们为何失去了三岁以前的记忆?

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在一岁左右,其海马体已经具备了对记忆快速编码的能力。这一结果不仅与在啮齿类动物身上的研究结果一致,还挑战了以往认知神经科学中“海马体未成熟导致记忆编码失败”的假说,表明记忆编码后的检索机制可能是造成婴儿遗忘症的主要原因,而并非无法形成记忆。

记忆 fmri 海马体 yates 外显记忆 2025-03-22 14:55  5

狗狗的脑内世界24小时循环播放的画面竟是…

你知道吗?每次出门前看到狗狗水汪汪的大眼睛它的小脑袋里翻涌的绝不是"今天晚饭吃什么"的日常烦恼匈牙利罗兰大学神经科学团队用fMRI揭密:当主人身影出现在狗狗视线中的刹那它们大脑中的"快乐中枢"尾状核会突然爆红就像人类见到挚爱时的神经反应这种兴奋强度远超见到食物

杏仁核 狗狗 fmri 罗兰大学 尾状核 2025-03-18 15:55  3

磁共振——探索物质的深层奥秘

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医学、物理学和化学等领域的技术,它通过检测物质中原子核在外部磁场作用下的响应来研究物质的性质。磁共振现象最著名的应用之一便是磁共振成像(MRI),它已经成为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探讨磁共振

奥秘 磁共振 fmri 原子核 nmr 2025-03-19 22:09  4

AI“读心”术从科幻走进现实:大模型能解读思维了

人类一直梦想着能够的直接通过思想与机器沟通。在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人类通过脑机接口直接将意识上传至数字世界;《三体》中的“思想钢印”则通过脑电波操控人类信念。如今,这些幻想正在被人工智能大模型逐步解构为现实。一场关于“读心术”的科技革命正在悄然展开。

模型 科幻 读心 fmri 体素 2025-03-18 00:51  4

3.14 脑科学日报|Nature:脑肿瘤免疫治疗为何屡屡碰壁?

脑肿瘤治疗领域正面临一个令人困惑的谜题:为何在其他癌症中屡建奇功的免疫治疗,对恶性胶质瘤却频频失效?近日发表的研究给出了颠覆性答案——研究人员发现,胶质瘤微环境中潜藏着一群“双面间谍”:占据肿瘤半壁江山的髓系细胞,竟携带四套截然不同的基因程序,在促癌与抗癌之间

脑科学 脑科学日报 脑肿瘤 fmri motif 2025-03-14 09:38  4

高度敏感的人

高度敏感(HSP),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神经质(Neuroticism),一种更易情绪化、更容易焦虑、沮丧的人格特质。但事实上,这两者还是有些区别。高度敏感对于正面和负面环境都有强烈回馈,而且,与我们的刻板印象不同的是,很多HSP性格外向。或许,看完今天的文章,你

治疗师 fmri 圣克鲁斯 hsp 敏感者 2025-03-14 08:5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