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锡文

肇庆:省时省力 无人农机“慧”种田

人手插秧每人每天最多一亩,一台无人驾驶插秧机一小时可完成五六亩。近日,2025年肇庆市怀集县水稻无人智能机械及旱播技术应用示范推广现场会在怀集县蓝钟镇智慧供销农场举行。无人智能机械“威力无穷”,为肇庆市农业现代化进程按下“加速键”,也为肇庆丝苗米产业降本增效注

肇庆 怀集县 罗锡文 丝苗米 蓝钟镇 2025-04-03 06:35  7

看怀集,种田也“卷”到飞起来了!

3月27日,2025年怀集县水稻无人智能机械及旱播技术应用示范推广现场会在怀集县蓝钟镇智慧供销农场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机械化工程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到现场指导。肇庆市供销合作联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植思华,怀集县委副书记江建军出席活动。

怀集 怀集县 罗锡文 陈梅芳 蓝钟镇 2025-03-28 16:15  7

谢华安、罗锡文院士坐镇!龙岩再生稻AI智慧农场来了

“我们请机插师傅一天要三四百元工钱,用这个无人插秧设备就可以省下这笔钱。另外,没有人在上面操作,插秧机载重更轻,还可以省下一些燃油费,插的水稻也更加符合标准。按照龙岩市再生稻AI智慧农场从育秧到收割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我估计一亩田可以给我们省下六七百元的成本,

院士 再生稻 罗锡文 谢华安 罗锡文院士 2025-03-28 09:20  7

华农罗锡文院士团队启动建设福建首个再生稻无人农场

“首先进入我们这个导航系统,在无人驾驶操作软件上设置AB点,建设一个新的路径……”3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罗锡文团队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正式启动建设“再生稻无人农场”,这也是在福建建设的首个再生稻无人农场。中国科学院院士

华农 再生稻 罗锡文 罗锡文院士 再生稻无人 2025-03-28 07:15  8

罗锡文院士团队启动建设福建首个再生稻无人农场

“首先进入我们这个导航系统,在无人驾驶操作软件上设置AB点,建设一个新的路径……”3月26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教授罗锡文团队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正式启动建设“再生稻无人农场”,这也是在福建建设的首个再生稻无人农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院士 再生稻 罗锡文 罗锡文院士 再生稻无人 2025-03-28 01:56  7

谢华安院士团队、罗锡文院士团队助力龙岩再生稻AI智慧农场建设科技赋能 丰收希望

“首先进入我们这个导航系统,在无人驾驶操作软件上设置AB点,建设一个新的路径......”3月26日,在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罗锡文院士团队队员,正在田间为当地种粮合作社的社员演示无人水稻插秧机插秧作业。

院士 再生稻 罗锡文 谢华安 罗锡文院士 2025-03-27 18:23  8

“坐享丰收”的AI智慧农场落地龙岩

“首先进入我们这个导航系统,在无人驾驶操作软件上设置AB点,建设一个新的路径……”3月26日,在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厦中村,来自华南农业大学的罗锡文院士团队队员,正在田间为当地种粮合作社的社员演示无人水稻插秧机插秧作业。

丰收 农场 龙岩 罗锡文 谢华安 2025-03-27 14:35  7

万亿级革命:当中国的农田装上“数字大脑”

在河北邢台的一片麦田里,无人机集群正在执行"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施肥。每架无人机都像长了眼睛,只在叶尖发黄的植株上方悬停喷洒。地面上的传感器矩阵实时传回数据:东区3号地块表层5cm土壤含水量18.7%,建议延迟灌溉;西区7号地块检测到早期赤霉病孢子,需优先处理。

数字 革命 农业革命 土壤水分传感器 罗锡文 2025-03-26 00:19  8

农用无人机播种达4000亩,广州白云让市民吃上“科技米”

在钟落潭镇虎塘村穗云农业科技公司基地现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农业工程专家罗锡文团队研发的无人驾驶旋耕机、无人驾驶插秧机和无人驾驶直播机进行犁田翻地、插秧、直播等操作,真正实现了机器替人种田,大大提高了耕种效率,吸引了周边群众前来观摩。

科技 无人机 钟落潭镇 罗锡文 虎塘村 2025-03-24 22:30  8

春耕正当时 农田里兴起“科技范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阳春三月,从三湘大地到秦巴山区,再到东北黑土地,从南到北春耕备耕生产逐步火热起来。田

科技 智慧农业 桐乡市 育秧盘 罗锡文 2025-03-21 10:46  9

农田装上“超级大脑”:探秘会自己种菜的玻璃房子

你见过会自己"思考"的农田吗?在山东寿光的现代农业园区,6米高的玻璃建筑里,番茄藤正沿着智能轨道匀速攀升,5G传感器实时监测着每株作物的"健康数据"。这看似科幻的场景,正是物联网技术与智能温室碰撞出的现代农业革命。据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我国已建成超过2000个

探秘 玻璃 农业革命 天敌昆虫 罗锡文 2025-03-18 19:59  8

规模不断扩大!这一领域我国已处于第一梯队

“农机下田,我不下田。”3月13日,站在田埂上,身着一袭黑色长裙、脚穿皮鞋的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姣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他们现已开启了“傻瓜式”种田模式。“就像用手机拍照一样,并不需要了解光圈、感光度等知识,只需要按下快门键即可完

农场 海鹏 陈立平 罗锡文 吴华瑞 2025-03-14 15:14  7

无人农场走出“试验田”还需几步?

“农机下田,我不下田。”3月13日,站在田埂上,身着一袭黑色长裙、脚穿皮鞋的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姣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他们现已开启了“傻瓜式”种田模式。“就像用手机拍照一样,并不需要了解光圈、感光度等知识,只需要按下快门键即可完

农场 试验田 陈立平 罗锡文 吴华瑞 2025-03-14 09:46  9

深瞳丨无人农场走出“试验田”还需几步?

“农机下田,我不下田。”3月13日,站在田埂上,身着一袭黑色长裙、脚穿皮鞋的湖南宏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熊姣军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专家团队的指导下,他们现已开启了“傻瓜式”种田模式。“就像用手机拍照一样,并不需要了解光圈、感光度等知识,只需要按下快门键即可完

农场 试验田 深瞳 罗锡文 吴华瑞 2025-03-14 08:4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