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松:《真腊风土记》两百年翻译传播及其世界性意义
元人周达观所著的《真腊风土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纪行文献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它的海外翻译与传播肇始于1819年的法国,21世纪前后进入高潮,两百年间已有法、英、德、意、日、泰、韩、越南、柬埔寨、西班牙、希伯来等十余种语言、二十多个不同译本。作为文化翻译
元人周达观所著的《真腊风土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纪行文献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它的海外翻译与传播肇始于1819年的法国,21世纪前后进入高潮,两百年间已有法、英、德、意、日、泰、韩、越南、柬埔寨、西班牙、希伯来等十余种语言、二十多个不同译本。作为文化翻译
十七世纪中叶,当清军铁蹄横扫南明疆土之时,一群不屈的明朝遗民与东南沿海的百姓,在历史的长河中毅然踏上了一场远赴重洋的文明迁徙之旅。1671年,年仅十七岁的广东雷州青年莫玖,引领着四百余名部众,扬帆起航,他们的船只穿越南海的汹涌波涛,最终泊岸于真腊国南荣府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