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北大红楼日志丨4月20日

1919年4月20日,陈独秀在《每周评论》第18号上发表《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一文,指出:“十八世纪法兰西的政治革命,二十世纪俄罗斯的社会革命,当时的人都对着他们极口痛骂;但是后来的历史家,都要把他们当做人类社会变动和进化的大关键。”图为《每周评论》第18号

日志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日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每周评论 2025-04-20 09:15  5

北大红楼日志丨4月11日

1920年4月11日,毛泽东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在上海期间,毛泽东与陈独秀见面并讨论关于组织湖南改造促成会的计划和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多年后,毛泽东在同斯诺的谈话中表示:“陈独秀谈他自己的信仰的那些话,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日志 陈独秀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日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25-04-11 09:55  7

北大红楼日志丨4月4日

1922年4月4日,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第十一次大会开幕,李大钊、邓中夏等人发表《非宗教者宣言》,提出“我们相信在宗教迷信之下,真理不能昌明,自由不能确保”。图为《非宗教论》目录。该书收入李大钊、陈独秀、罗章龙、萧子升等人的文章及演说词共31篇,反映了他们的宗教

日志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日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萧子升 2025-04-04 09:25  8

北大红楼日志丨4月1日

1917年4月1日,毛泽东在《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上发表文章《体育之研究》,署名“二十八画生”。他在文章中指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图为《新青年》第3卷第2号上刊载的《体育之研究

日志 二十八画生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日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25-04-01 09:47  6

北大红楼日志丨3月30日

1924年3月30日,北京各界举行追悼列宁大会,李大钊担任大会主席。他在《列宁不死》一文中指出:“列宁的功业,在人已如日月炳天,江河行地。他的主义,亦经体现于全人类。革命的组织,日在发扬滋长中,以完成人类在历史上重大的使命,故列宁的躯干虽死,列宁的精神不死。”

日志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日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列宁不死 2025-03-30 09:26  9

北大红楼日志丨3月29日

1919年3月29日,蔡元培作《战后中国之教育问题》的讲演,批评当时不允许男女同校的教育弊端:“言女子教育,则高等教育既不许男女同校,又不为女子特设”。次年元旦,他又在谈话中表示“女学生尽可投考,如程度及格亦可录取”。图为《中华新报》报道的蔡元培关于北京大学招

日志 蔡元培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日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25-03-29 10:45  6

北大红楼日志丨3月26日

1920年3月,邓中夏与朱务善等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到卢沟桥、长辛店、通县(今通州)等地并沿京汉铁路南下去保定、石家庄的工厂、农村演讲,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鼓励工人团结起来,向资本家要条件”,借此机会与工人、农民建立了联系。图为1919年

日志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日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朱务善 2025-03-26 09:35  9

北大红楼日志丨3月14日

1920年3月14日,平民教育讲演团第三次团员大会在北京大学二院召开,邓中夏主持。他提出“除城市讲演之外,并注重乡村讲演、工厂讲演”,得到团员一致通过。这一提议,扩大了讲演的范围,促使团员走向工厂和乡村,开始了与工农群众相结合的最早尝试。图为《北京大学日刊》上

日志 北大红楼 北大红楼日志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邓中夏 2025-03-14 09:4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