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发表最新Science论文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固态锂电池( SSB) 因具有 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人们对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固态锂电池( SSB) 因具有 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的特点,在电动汽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固态锂电池为何失效?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团队给出了新机制。北京时间4月18日凌晨2时,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我院罗巍教授与合作者题为“Fatigue of Li metal anode in solid-state ba
北京时间今天(4月18日)凌晨2点,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车用新能源研究院罗巍教授与合作者的研究论文,论文题为“Fatigue of Li metal anode in solid-state batte
硬碳通常通过热固性塑料或生物质的碳化获得,具有无序的微观结构和丰富的纳米孔,展现出超过300 mAh/g的高比容量。然而,硬碳在低电位下(
在此,华中科技大学黄云辉、许恒辉等人报告了一种涉及非锂金属离子和醚氧之间桥接的通用方法。该方法显着增强了各种聚醚电解质体系的氧化稳定性。研究显示,作者制备了一种 Zn2+ 离子桥聚醚电解质(Zn-IBPE),其电化学稳定性窗口超过 5 V,其可在 4.5 V
图为考虑电子溢出效应分子模拟方法的示意图:(a)双电层界面的电极诱导电荷;(b)诱导电荷的多极矩展开;(c)诱导电荷分布的示意图。红色、蓝色等值面分别代表正电和负电。
2025年2月2日,中国海洋大学吴敬一教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余桂华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All-natural charge gradient interface for sustainable seawate
2025年1月23日,华中科技大学许恒辉教授、黄云辉教授在国际知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Ion bridging enables high-voltage polyether electrolytes for quasi-so
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因其高安全性、成本效益和环保特性,已成为“后锂”时代能源存储系统的有前景的替代方案。然而,AZIBs仍面临显著挑战,例如由于过量的自由水和随后的副反应,锌阳极表面会积累无效副产物。这严重恶化了与局部化学腐蚀、钝化和氢气析出相关的问题
考虑到制造公差和电池安全,几乎所有电池都保持N/P比大于1。偏离这个比例可能导致锂在负极表面沉积,带来重大风险。
10月5日,《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刊发了我校集成电路学院叶镭教授、缪向水教授关于二维仿生视觉硬件的最新研究成果Multifunctional human visual pathway-replicated hardw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