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算力简析
现状:国产 EDA 工具覆盖率不足 15%,核心环节(如仿真验证)仍依赖 Synopsys、Cadence 等海外巨头。华大九天在模拟电路设计领域实现突破,其 EPIC 平台支持 5nm 工艺仿真,但数字电路全流程工具尚未成熟。2025 年 3 月,华大九天宣
现状:国产 EDA 工具覆盖率不足 15%,核心环节(如仿真验证)仍依赖 Synopsys、Cadence 等海外巨头。华大九天在模拟电路设计领域实现突破,其 EPIC 平台支持 5nm 工艺仿真,但数字电路全流程工具尚未成熟。2025 年 3 月,华大九天宣
晶圆代工“双雄”中芯国际(688981.SH,00981.HK)和华虹半导体(688347.SH,01347.HK)不约而同地在近日公布了2025年一季报。
在AI芯片需求暴涨、全球半导体巨头竞逐先进制程的狂潮中,深耕成熟制程特色工艺的华虹半导体交出了一份令人意外的成绩单。5月8日,该公司公布的财报显示,2025年一季度营收增长18.66%,净利润却大跌近九成。
今天股市像坐过山车,早上刚开门就往下冲。上证指数跌了0.3%,深圳和创业板更惨,分别跌了0.69%和0.87%。最明显的变化是钱变少了——全天成交额比昨天少了1749亿,大家买卖股票都变得小心了。
截至收盘,沪指跌0.3%,报3342点,深成指跌0.69%,报10126.83点,创业板指跌0.87%,报2011.77点,科创50指数跌1.96%,报1006.32点。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1920.22亿元,市场超4000股下跌。
5月8日晚间,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虹公司”)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今年第一季度,华虹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13亿元,同比增长18.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76万元和1610万元。
继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之后,近日中国大陆另外两家晶圆代工厂商晶合集成和芯联集成也发布2024年全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公告。此外,结合IC设计、半导体设备等产业链企业财报数据,当前半导体市场需求回暖态势进一步显现。
全国劳动模范,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上海制造专门委员会委员、浦东新区委员会科学城支社委员,上海华虹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部级工程师兼设计部副部长杨光军扎根国企16载,从0到1“雕刻”出上亿芯片产值;他手握250余项专利,却坦言“对存储器的理解还远远不够”;他是实验室
中芯国际:是国内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领域的龙头企业,在14纳米乃至更先进的制程技术上取得突破,能为智能手机、物联网等领域提供芯片,其研发生产的芯片让搭载的手机性能表现出色,功耗控制佳。全球市场份额位居第三,是全球第三大代工厂,在国内晶圆代工市场份额达58%。
五一前夕,人们纷纷踏上出游或与家人欢聚的旅程。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时节,华虹/999电池携手中国普铁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动力满格 畅行五一”主题列车活动。通过趣味科普与暖心赠礼,华虹/999电池将品牌温度融入旅客出行场景,以匠心品质为千万家庭旅途护航,不仅
TI的晶圆厂主要是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谢尔曼、理查森、达拉斯)、犹他州和日本会津,其美国产能占比超过80%。ADI的晶圆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的马萨诸塞州、俄勒冈和缅因州及爱尔兰。因此按照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此次发布的进口报关规则,这些模拟芯片公司的产品在进入中国时
美东时间4月11日晚间,美国海关发布消息,根据特朗普总统当日签署的备忘录,部分税号商品将不再征收第14257号行政令(4月2日发布的“对等关税”行政令,后续在4月8日、9日经过修订)规定的“对等关税” 。这意味着原产于中国的相关商品,无需再缴纳125%的“对等
半导体 “流片地即原产地” 规则的再次明确,本质上是对既有政策的重申与执行强化,其对半导体板块的影响呈现结构性分化,对下周一开盘的冲击需结合市场预期与资金动向综合判断。以下从规则解读、行业影响、市场反应三个维度展开分析:
2025 年 4 月,全球半导体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动荡。美国对华半导体关税税率从 84% 飙升至 125%,而中国海关总署同步出台的 “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 规则,犹如投下两颗深水炸弹。在深圳华强北电子市场,芯片价格以 “分钟级” 跳动,某型号存储芯片单日涨
对等关税有利于国产替代,对半导体、芯片来说是巨大利好。 就在昨天,港股的中芯国际和华虹半导体又给投资者来了个"心跳表演"——中芯港股暴跌16%收在37.3港元,华虹更是一天跌去12.7%,市值双双跌破500亿大关。这已经是这两大芯片巨头今年第三次上演"高台跳水
随着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在3月末披露2024年年报,全球头部代工企业对于2025年的预期和布局展现出更加清晰的图景。在市场动能、制程节点、产能扩充等方面,芯片代工呈现出六个趋势。
在中美关税战升级至“145% vs 125%”的极限博弈中,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的一纸新规,如同一颗深水炸弹,在全球产业链掀起巨浪。
2025年4月11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一纸通知震动全球——芯片“原产地”认定规则正式调整为以流片地为核心标准!这意味着美国本土制造的半导体产品将面临着84%的关税,而国产芯片的性价比将凸显出来。这场关税风暴背后,隐藏着三条投资主线: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已经明确,流片地将成为判断原产地的关键标准。市场密切关注中国可能采取的关税反制措施,特别是原产地规则的变动。根据中国海关的《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和《关于非优惠原产地规则中实质性改变标准的规定》,结合“从价百分比”等规则,以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根据海关总署的相关规定,“集成电路”原产地按照四位税则号改变原则认定,即流片地认定为原产地。建议“集成电路”无论已封装或未封装,进口报关时的原产地以“晶圆流片工厂”所在地为准进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