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是怎么用区区三百年反超五千年,成功称霸和殖民世界的
公元1500年,当明朝商船停泊在马六甲时,欧洲人还在用木桶储存发霉的饮用水;当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苏丹享用丝绸软榻时,伦敦的街道还流淌着粪便和泥浆。但短短三百年后,这些"蛮夷之邦"的炮舰竟能轰开任何国家的国门。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逆袭故事,实则暗含着改变世界格局的
公元1500年,当明朝商船停泊在马六甲时,欧洲人还在用木桶储存发霉的饮用水;当伊斯坦布尔的奥斯曼苏丹享用丝绸软榻时,伦敦的街道还流淌着粪便和泥浆。但短短三百年后,这些"蛮夷之邦"的炮舰竟能轰开任何国家的国门。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逆袭故事,实则暗含着改变世界格局的
作为参观者的游客,逛博物馆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馆内所陈列的物品之多,让人眼花缭乱。有趣的是,以自然史类的博物馆为例,即便参观者抱着“走马观花”的打算逛博物馆,也不会“不知从哪儿开始入手”。
马可·波罗笔下的"契丹神话"与欧洲骑士团在叙利亚遭遇蒙古大军的恐怖记忆交织,形成早期"东方威胁论"原型。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颁布《托德西利亚斯诏书》,将中国列为"未被基督征服的异教文明",埋下文明等级论祸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