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科学家发现地球“硫”的来源
2025年5月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分析陨石的硫同位素组成,探讨了地球"硫"的来源。 研究发现,代表内-外太阳系的铁陨石在硫同位素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并推断地球约76%的硫来源于内太阳系,约24%来自外太阳系。 这种硫同位素差异仅在经历
2025年5月2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一项研究,通过分析陨石的硫同位素组成,探讨了地球"硫"的来源。 研究发现,代表内-外太阳系的铁陨石在硫同位素组成上存在显著差异,并推断地球约76%的硫来源于内太阳系,约24%来自外太阳系。 这种硫同位素差异仅在经历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记者12月12日从中国科大获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沈延安课题组在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发现燃煤排放产生的颗粒物是华北雾霾的主要物源之一。同时,该研究还对欧洲文物、古建筑和雕像表层黑色硫酸盐壳的形成提出了新的解释
中生代-古近纪典型温室气候时期发生过多次大洋缺氧事件(OAEs,图1)。这些事件除了出现广泛的大洋缺氧(最小含氧带扩张,OMZ)外,通常伴随~10-100 kyr尺度的快速升温,因此也被普遍称为快速升温(极热)事件(Jenkyns, 2010;胡修棉等,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