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热浪里,这群青年用数据“编织”文化新图景——山西大学学子作品入选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的低语,文化的密码。而今,一股由数据编织的“文博热”正席卷而来,它不仅让沉睡的文物焕发新生,更让文化的血脉在数字时代里汩汩流淌。在这股热潮中,山西大学新闻学院的五位青年学子——丁淏轩、皇甫钰彦、高舒悦、谷峡、范例例,以数据为
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每一件文物都是时间的低语,文化的密码。而今,一股由数据编织的“文博热”正席卷而来,它不仅让沉睡的文物焕发新生,更让文化的血脉在数字时代里汩汩流淌。在这股热潮中,山西大学新闻学院的五位青年学子——丁淏轩、皇甫钰彦、高舒悦、谷峡、范例例,以数据为
2025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 “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The Future of Museums in Rapidly Changing Communities),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面对文化身份的守护、创新和重构等新
近年来,陕西不断加强博物馆建设,2024年新增国家级博物馆36座,备案博物馆总数达362座。全省博物馆不断创新,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研发独具匠心的文创产品,让文博游成为游客在陕西独特的文化体验。
2025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为主题——当文化遗产需要以更轻盈的姿态融入现代生活,科技便成为连接古今的密钥。在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鸿蒙版“国家博物馆”元服务正式上线,以科技赋能文化,让千年文物在智慧终端焕发新生。这不仅成为让
近日,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评选结果揭晓。山西大学新闻学院丁淏轩、皇甫钰彦、高舒悦、谷峡、范例例五位同学协作完成的“1290000000人次!文博热引领文化新质生产力”数据新闻长图入选“网络正能量图片”类别优秀作品,系山西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作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期间,“金色海昏——汉代海昏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在常州博物馆精彩启幕。这不仅是刘贺墓出土文物特展首次在江苏登场,更凭借丰富珍贵的展品、精妙的展览设计和火爆的文创产品,成为江苏“文博热”转化为“消费热”的典范,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共
通过前期广泛宣传, 近日来自北京、南京、上海、福建四地的16位专家和文博爱好者走进吕梁市博物馆开展研学交流活动。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重点强调在快速变化社会中,作为文化身份的重要连接者、创新者和守护者,博物馆如何与时代共振。此次活动将由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通州区人民政府、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报社承办,首都博
将搭建博物馆和企业沟通的桥梁,设立数字体验区、文创体验区、社教活动体验区、展览展示区、相关产业区和馆企合作签约厅等板块,与大会主题“博物馆引领文旅消费新热潮”相契合,激发文化消费热潮,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近年来,伴随“文博热”,讲解服务成为文旅消费的热点板块。“五一”假期,许多游客提前预约正规讲解服务,在游目骋怀之余获取更多历史文化知识。但无论在线下旅游市场还是在线上短视频平台,都存在不少“假俗乱”讲解内容,令游客和受众颇为反感。
当一位身着汉服的讲解员在博物馆里用"霸道总裁爱上我"的套路解读青铜器纹饰时,当历史人物被演绎成"网红段子"的主角时,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创新"究竟是拉近了观众与文物的距离,还是正在消解文化本身的厚重与尊严?近年来,随着"文博热"的持续升温,一些"假大空、俗不
近年来,伴随“文博热”,讲解服务成为文旅消费的热点板块。“五一”假期,许多游客提前预约正规讲解服务,在游目骋怀之余获取更多历史文化知识。但无论在线下旅游市场还是在线上短视频平台,都存在不少“假俗乱”讲解内容,令游客和受众颇为反感。
△左为辽·琉璃鸱吻,来自大同市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大同市博物馆藏。右为西夏·灰陶鸱吻,宁夏博物馆藏。
△唐·扬州江心镜,“黑石号”出水,现藏于新加坡亚洲文明博物馆。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游子》
5月10日,浙江省首届文博创意大会在嘉兴平湖召开。本次活动是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浙江主会场活动推出的系列特色活动之一,旨在响应全省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号召,通过创新博物馆文化创意产业,扩大文博IP社会影响力,推动馆企深度合作,加速实现“文创赋美生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今年是第15个“5·19中国旅游日”。石景山区文化和旅游局通过整合石景山区特色文旅资源,以“1场推介会 +3 大'游'版块 +5 大百人团”融合推广形式,结合“中国旅游日”传播理念推广宣传“氧气石景山”文旅品牌形象文化旅游体验、文旅生活
5月7日至9日,湖南省博物馆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2025年年会暨“传薪 致远——博物馆教育的多元可能”工作研讨会在长沙召开。来自湖南博物院、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等48家单位近百位嘉宾参会,共同探索博物馆教育在文化传承、社会服务与创新实践中的新路
为赋能国际文化交流,传播中国优秀历史文化,讲好北京文博故事,提升中外学生跨文化理解与合作能力,5月8日,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及中国传媒大学的国际国内学生代表赴北京白塔寺开展“跨越文化的桥梁”2025年度第二场主题研学活动。
近日,国内多家博物馆推出的“数字文博”项目引发热议。从辽宁省博物馆的《唐宋风华》数字画境,到湖北省博物馆《穿越青铜纪》的VR战场,观众通过虚拟现实技术“穿越”时空,在互动中触摸历史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