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
这个暑假
同学们都去哪玩了?
不如跟着“手绘版航海日志”
来一场航海大冒险吧
三个看点带你探秘“海丝宝藏”
明漳州窑五彩罗盘航海图瓷盘
实锤了!这个盘子是“海洋性格”
如果瓷器会说话
这件明代漳州窑的航海瓷盘
大概率会给你吟唱出一段波澜壮阔的蓝色史诗
毕竟它可是有“身份”的盘子
——研究明代海洋史的关键实物
从“长相”上看就藏不住了
瓷盘的“海洋性格”十分明显
口沿红彩双圈是严谨的装饰规范
内侧用黑色、蓝色彩绘出
山岭、草树、行船、桥渡等景物
呈现出一幅写实版山水楼阁
描绘的或许是出海港口及航线上的沿途风光
再看盘子腹部绘制的图案
星宿、岛屿、海涛、帆船、飞鱼、麒麟
你会立刻脑补出一场
“惊涛骇浪48小时”的航海大戏
“主角”也许是那条吸睛的大鱼
体格庞大到堪比帆船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
有不少关于巨鱼并赋予其神话色彩的记载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庄子·逍遥游》
一日逢鱼头,七日逢鱼尾,其产则三百里为血。——《玄中记》
因此,有研究认为
盘上的大鱼应该是海神或海中瑞兽
这些航海文化元素的图案
既是对航海场景的忠实记录
又暗合了“向海而生”的生活图景
古代“海上GPS”
盘底全是“科技与狠活”
除了充满海洋气息的纹饰
这件瓷盘的硬核实力藏在盘底
看看古人的航海“黑科技”
是如何精准辨别方向的
△明清木质罗盘 中国航海博物馆藏;明漳州窑五彩罗盘航海图瓷盘 漳州市博物馆藏,两个罗盘均为24方位。
大盘中心的罗盘即指南针
是货真价实的“古代导航系统”
(指南针,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起初叫作司南,宋朝时发展完善后,有了罗盘;明朝时,罗盘已经广泛应用于航海。)
此罗盘为24方位
分别采用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和十天干中的八天干
(甲、乙、丙、丁、庚、辛、壬、癸)
以及八卦中的四维来表示
(乾、坤、艮、巽)
每个字相当于经度15°
△针盘示意图。在罗盘上,子为正北。按照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壬子癸(正北)、丑艮寅(东北)、甲卯乙(正东)、辰巽巳(东南)、丙午丁(正南)、未坤申(西南)、庚酉辛(正西)、戌乾亥(西北)。上述24字中的单字表示的方位,称为“单针”,共计24针,每单位可以精确至15°;以相邻两字表示的针位称为“缝针”,共计24缝针,每单位可以精确至7.5°。因此这样的罗盘可以指示48个方位。
中央为简体阴阳太极二重圈
圈内写有“天下一”字样
既表示罗盘的天池
又寓意船舶之所在地为天地正中
以此来寄托平安、祈求吉祥
既有航海技术的严谨
又有文化自信的张扬
内圈24个楷书铭文大意是
文武官职要政治清廉,不要贪财
瓷盘中的星宿图又称二十八宿
(是古代天文学家把黄道即太阳和月亮所经天区的恒星分成二十八个星座,东西南北各有七宿。)
与指南针皆有指示方位和航向的功能
爆单!
漳州窑瓷器为啥火出圈
明代中后期
漳州月港兴起
成为中国东南沿海对外交通的枢纽口岸
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流互动
刺激了漳州窑的兴盛
△月港航拍图
漳州窑瓷器成为主要外销商品
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实物见证
这些瓷器主要出口至日本、东南亚
还通过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的商船
销往欧洲、美洲和非洲等地区
△漳州市博物馆还原的里斯本桑托斯宫屋顶。葡萄牙里斯本桑托斯宫的屋顶有一部分就是用漳州窑出口的瓷器装饰。
漳州窑瓷器主要由三大类组成
以青花瓷为主
还包括五彩及酱釉、白釉等单色釉瓷器
△从上至下:明漳州窑五彩开光凤凰牡丹花果纹瓷盘;明漳州窑五彩开光阿拉伯文瓷盘,是漳州窑瓷器中伊斯兰文化元素的重要物证;明漳州窑青花水牛荷塘花卉纹瓷盘,均为漳州市博物馆藏
尤其是它们独一无二的“防伪标识”
——器底粘砂粒的“砂足器”
让你一眼就能区别于其他窑口的瓷器
甚至还带着几分“刚从商船卸下”的鲜味儿
漳州窑瓷器
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瓷器
更是一篇篇生动的航海日志
是东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的明证
镌刻着古人探索海洋的智慧与魄力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