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末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35万亿元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一季度,保险公司赔款与给付支出8274亿元,同比增长12.2%;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加强。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我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5.3万亿元,其中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13.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7955亿元。一季度,保险公司赔款与给付支出8274亿元,同比增长12.2%;银行业和保险业金融服务能力持续加强。
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4月末,我国人民币贷款余额265.7万亿元,同比增长7.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24万亿元,同比增长8.7%;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
新时代赋予商业银行新的使命、新的责任。金融机构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在发展中不断思考,为落实科技金融大文章、践行创新驱动给出了自身的答案。广发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央企的使命担当,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等有关精神,以做好科技金融大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区分行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金融总量保持合理增长。一季度,广西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365.08亿元,同比多增83.46亿元。其中,贷款保持主要支柱地位,向实体经济发放的本外币贷款增加1600.97亿元,占
作为根植贵州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过去一年,贵阳银行在服务时效、资源配置、贷款规模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根据全省各地特色资源“量体裁衣”推出金融产品,助力民营企业做优做强、延链补链,促进地方产业转型升级。
工行枣强大营支行聚焦产业痛点,精准破解大营皮毛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问题。该行通过深入调研,结合大数据分析和金融科技手段,推动“河北特色产业贷”产品落实。该产品以企业的纳税数据、交易流水等为依据,根据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资产负债情况,进行
2024年,徽商银行以服务实体为本、以创新转型为翼,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总资产突破2万亿元大关;净利润达159.17亿元,同比增长6.18%;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连续四年实现“双降”。
年报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末,六大行贷款余额共计超117万亿元,全年发放的贷款新增超9.6万亿元,增速均保持在7.5%以上,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贷款结构持续优化,科创、普惠、绿色、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贷款增速高于贷款平均增速,占比持续提升,为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
记者从人民银行河北省分行了解到,近日该行选取邢台市、邯郸市全部银行机构,邢台银行、邯郸银行、张家口农村商业银行、唐山农村商业银行等4家法人银行,正式启动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以促进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公开透明,进一步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记者从中国农业银行获悉:近年来,农行持续完善民营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制定出台服务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精准对接民营企业金融需求,引导信贷资源向民营企业倾斜,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截至今年1月末,农业银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监管口径)6.73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