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

视域 | AI伦理的双面镜:当技术同时成为道德挑战者与增强者

人工智能(AI)与人类道德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张力:一方面,人工智能不断挑战人类现有道德秩序,因而我们需要完善伦理规范、注重风险预警;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个体层面强化了人的道德决策能力(如基于智能技术的“道德增强”),在社会层面促进了某些人类基本价值的实现(如生

技术 挑战者 伦理 双面镜 功能主义 2025-05-12 12:01  4

尺度设计:240㎡大平层的空间狂想曲

会呼吸的空间,以全空气系统为循环动脉,用模块化设计解构传统空间叙事。从立体主义到侘寂美学,从功能主义到超现实主义的诗意,设计师在静态空间中植入流动的基因。当科技隐形为空间基底,艺术升华为生活仪式,这座"会呼吸的房子"终成当代居住哲学的立体宣言。

design 狂想曲 波德莱尔 功能主义 悬浮床 2025-04-22 22:44  8

以人民性彰显“第二个结合”的时代内涵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正式提出“两个结合”重大论断,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

内涵 本体论 社会关系 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 2025-04-11 15:06  6

超越功能主义:意识科学的数学结构性转向

尽管已故认知神经科学家 Francisco Varela曾说,意识研究必须同时结合第一和第三人称视角,但长期以来,意识科学一直被基于认知表征的计算功能主义占据,这无法解释感受质等主观真实体验,以至于就如意识曾经的待遇一样、要被再度驱逐出科学研究。整合信息理论的

数学 意识 iit 功能主义 自同构 2025-03-30 12:35  7

意识科学之战:超越伪科学与伪意识

意识的科学研究仅在三十年前才被正式确立为一个正统的研究领域。自那时起,各种重要理论蓬勃发展,其中包括整合信息理论(IIT)。然而,最近IIT遭到100多位学者的指控,称其为“伪科学”。本文对此指控进行批判性评估,并探讨如何将这一争议转化为对该领域有益的经验教训

科学 意识 iit 伪科学 功能主义 2025-03-28 15:3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