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教师艰难的评优之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一名民办教师,教学与务农这两件截然不同的事,像交织的经纬线,构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图景。1982年,家庭承包责任制刚刚推行,农田里的活儿如潮水般涌来。春种时,我要在泥土里播撒希望的种子;夏收时,又要顶着炎炎烈日收割成熟的庄稼。田间管理更是一刻也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一名民办教师,教学与务农这两件截然不同的事,像交织的经纬线,构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图景。1982年,家庭承包责任制刚刚推行,农田里的活儿如潮水般涌来。春种时,我要在泥土里播撒希望的种子;夏收时,又要顶着炎炎烈日收割成熟的庄稼。田间管理更是一刻也
1984年,在全省民办教师统一考核中,我凭借自身的努力获得了《民办教师任用证书》资格。那一刻,喜悦与自豪涌上心头,我深知这张证书不仅是对我教学能力的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然而,现实很快给我泼了一盆冷水,由于我仅仅是高中学历,并不达标。在那个重视知识和学历
上世纪八十年代,作为一名民办教师,教学与务农这两件截然不同的事,像交织的经纬线,构成了我生活的主要图景。1982年,家庭承包责任制刚刚推行,农田里的活儿如潮水般涌来。春种时,我要在泥土里播撒希望的种子;夏收时,又要顶着炎炎烈日收割成熟的庄稼。田间管理更是一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