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体育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体育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民族地区广大乡村,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体育文化资源。要落实好国家体育总局等十二部门印发的《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抓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推进民族传统体育特色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各民族交往

体育 乡村 共同体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2025-08-11 17:35  3

中华民族为什么这么强大

在世界的东方,有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中华民族。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历经数千年风雨,依旧屹立不倒,愈发强大。那么,中华民族为什么如此强大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背后的神秘面纱。

火药 中华民族 指南针 造纸术 印刷术 2025-08-10 08:16  3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建设。”这为与时俱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立足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把马克

共同体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理论体系 2025-08-07 12:34  3

党校学员“两带来”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通过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该论断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

党校 中华民族 文化人 精神文明 谱系 2025-08-07 11:33  3

中国民族报理论文章丨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有关“中华民族”的理论探索

对“中华民族”的阐释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内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明确阐释了“中华民族”的起源与构成、特点和历史任务,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这一时期推动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发展的,除了源于中国共产党谋求中华民族独立解放的内生动力外,

中华民族 中国共产党 抗战 中国民族报 民族报 2025-08-05 16:17  2

辛亥革命:中华民族的伟大转折,帝制终结的历史巨变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句饱含深意的话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中国人。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正是中华民族迈向现代化、走向共和的关键起点。它不仅推翻了持续数千年的封建帝制,更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追求民主、自由的新时代。

历史 中华民族 辛亥革命 帝制 帝制终结 2025-08-04 22:21  3

媒体关注丨用博物馆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目前,在我国7000多家博物馆中,保存着大量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物藏品。它们既各具特色,又共同展示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从多元凝聚为一体的壮阔历史。作为“立体教科书”,博物馆不仅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故事 共同体 博物馆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2025-06-26 20:36  9

《义勇军进行曲》:激励中华民族永远前进!前进!前进!进!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文艺发挥了枪炮之外的“另一种武器”的力量。“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飘雪的乡愁里埋下抗争火种;《流民图》中,逃难者的瞳孔迸出“还我河山”的悲怆;“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诗句雷霆般的设问中是催人行动的警示;“风在吼,马在叫”,黄河的咆哮中铸

中华民族 聂耳 风云儿女 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 2025-06-26 05:15  7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家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必须将其贯穿于经济、教育、文化、基层治理等各项工作中,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为深入宣传贯彻这一重要思想,本专栏汇聚各界声音,从基层实践到理论探索,记录他们在民族团结进

共同体 意识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2025-06-23 09:59  10

中国的有一个千年大计:让中华民族从一个概念变成真实的民族

1902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认为“ 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1912年,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

民族 概念 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 梁启超 2025-06-17 22:12  7

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何以成为“顶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在成为全民顶流,那些破壁出圈的中华文化,活在指尖火在屏幕燃在云端——尔滨冻梨雕出零下三十度的月亮船、村超赛场卷粉翻飞的弧线、村BA酸汤鱼香漫过云端直播间、天水麻辣烫让整个城市如同辣椒海沸腾、科目三的舞步旋开冰面、河南卫视的家园列车驶过二

共同体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刘春雨 家园列车 2025-06-12 04:07  11

伏羲文化的精神内涵与传承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伏羲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不仅肇启了华夏文明的曙光,更以其独特的精神内涵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孕育、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深厚的

内涵 路径 中华民族 伏羲 伏羲文化 2025-06-12 09:22  7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在合肥举行

6月10日,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本次论坛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网络空间”为主题,旨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让各族群众在互联网中获得文化归属感,增强文化认同。中央网信办、国家民委

共同体 论坛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2025-06-11 09:59  7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在安徽举行

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分论坛10日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论坛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网络空间”为主题,旨在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网络生态,让各族群众在互联网中获得文化归属感,增强文化认同。

共同体 论坛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体意识 2025-06-10 20:53  9

是谁在悄悄抹去中华民族的历史痕迹?不得不提到这些方面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是无数先辈用智慧和汗水书写的壮丽篇章。从儒家思想到传统节日,从书法绘画到民间工艺,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民族的根基,也是我们身份的象征。然而,在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冲击下,这些历史痕迹正以一种悄无声息的方式被侵蚀。西方文化的渗透、教育体系的变迁、

历史 传统文化 三字经 中华民族 公权力 2025-06-09 19:17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