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冠再度高居天津乙类传染病榜首
5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态势。
5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态势。
最近天气忽冷忽热,北方地区今天还穿着短袖,明天可能就得裹上棉衣了。身边感冒的同事越来越多,我家孩子前几天突然又拉又吐,还头疼嗓子痛,赶紧送医院一查,竟然"阳"了!全家人都惊呆了。
最近,广东的疫情形势让人感到紧张,新冠病毒似乎又回到了我们的生活中。近三周以来,感染病例持续上升,甚至在乙类传染病中高居榜首。面对这样的局面,大家的心情如同被捏扁的薯片袋,既想保持冷静,又难免感到脆弱。
5月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25年4月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呼吸道疾病的传播态势。
根据中国疾控中心最近发布的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2025年4月,第14周—18周,3月31日—5月4日),结合全国发热门诊(诊室)诊疗情况、全国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就诊人数比例等监测结果分析显示,2025年4月,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整体处
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7种64526例,死亡115例。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肝、梅毒、肺结核、丙肝,占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2.09%;报告死亡数居前3位的病种为:艾滋病、丙肝、肺结核,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3.04%。
梅毒可是被国家列为乙类传染病,和咱们熟悉的肝炎、肺结核一样。一旦医生确诊是感染了梅毒,那必须得按照法律规定上报。这可不是医生多管闲事,背后的原因可重要着呢。一方面,是为了保护家人和整个社会。梅毒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血液传播,还有母婴传播。及时上报后,疾控部门就
安徽省疾控局公布2025年4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25年4月(2025年4月1日0时至4月30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35590例。
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3月全省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8种、26490例,死亡411人。这一数据提醒我们,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高发期,科学防控尤为重要。
一是关注疫情动态。建议公众在出行前,密切关注目的地传染病疫情动态和相关部门发布的防控信息提示,提前做好防范,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近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3月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当月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49423例,死亡143例 ,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也反映了公共卫生的现状。
#男子以为感冒硬扛3天后进ICU#【#流脑病死率超过10%# 】3月28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提醒:冬春季节是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高发时期,天气寒冷干燥、室内通风不良、人员密集等因素都可增加流脑的传播风险。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70%的流脑病例年
为切实做好传染病疫情防控工作,3月27日,保和镇人民政府携手县疾控中心及镇卫生院,共同组织召开麻疹疫情传染预防工作会议,12个村(社区)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2月,山东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数飙至59028例,死亡22人!甲类传染病“零报告”,但乙类、丙类疫情暗流涌动——病毒性肝炎、流感、感染性腹泻等疾病正成“隐形杀手”。
原因就是生殖器疱疹自身的特性。与梅毒、艾滋病等性病相比,生殖器疱疹的致死率低、社会危害性小,而且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手段,很难通过强制报告或者隔离等措施来进行控制。因此就没有必要将其列入法定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中除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白喉、新生儿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12个病种无发病、死亡病例报告外,其余16种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6446例,死亡33例。报告发
3月11日,安徽省疾控局公布2025年2月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2025年2月(2025年2月1日0时至2月28日24时),全省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4种82529例。
世界卫生组织2025年2月27日宣布,猴痘疫情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截至2025年2月23日,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了127905例确诊病例,死亡病例为283例。
2025年3月11日,山西省卫健委最新通报:2月全省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20285例,死亡13例。这一数据看似平稳,但细究背后,三大警示信号不容忽视!
2025年2月1日0时至2月28日24时,山西全省报告法定甲乙丙类传染病发病20285例,死亡1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