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磨子转起来了!” ——探析忠县磨子土家族乡产业振兴的“帮扶密码“
“5天时间,卖了7.6万元。”磨子乡党委书记白炼介绍,市纪委监委帮扶集团驻村工作队接续培育乡村振兴产业,逐步在全乡8个村(社区)建起了完善的产业链,“幸福磨子转起来了!”
“5天时间,卖了7.6万元。”磨子乡党委书记白炼介绍,市纪委监委帮扶集团驻村工作队接续培育乡村振兴产业,逐步在全乡8个村(社区)建起了完善的产业链,“幸福磨子转起来了!”
“政府又免费发种子和肥料了。”“大家快来领物资啦。”一大早,村民们就在微信群里收到消息,背着背篓、拿着口袋聚集在村委会,有序搬运、称重、领取物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走进甘堰土家族乡长岭岗村的育秧基地,只见农户们在智能化育秧大棚里,有条不紊地操作着自动化播种设备。铺盘、撒土、播种、覆土等工序正在机械化流水线上自动运作,早稻育秧尽显“科技范”。据农户所说,以前育秧全靠人工,现在有了这些机器,不仅效率高,播种还均匀,大大减轻了
为全面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月26日,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开展2025年度防汛、防火、防地质灾害综合应急演练,相关部门、乡村干部和人民群众200多人参与。
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近年来,多地围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进行探索,将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建设中,并以此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旅融合。这个过程中,政府、村民、艺术家与社会各界如何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中国新闻》报采
近年来,多地围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进行探索,将艺术元素应用到乡村建设,并以此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旅融合。这个过程中,政府、村民、艺术家与社会各界如何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中国新闻》报采访相关艺术家与工作者,分享他们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实践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