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文史 | 在英国军舰上卖“古瓷”
“九江近代史料研究”系列作为“九江文史”下的子栏目,致力于深入挖掘早期报刊书籍、档案文件、历史照片、地图等原始史料,并结合当代视角加以解读,力求多维度展现九江近代历史的真实风貌。
“九江近代史料研究”系列作为“九江文史”下的子栏目,致力于深入挖掘早期报刊书籍、档案文件、历史照片、地图等原始史料,并结合当代视角加以解读,力求多维度展现九江近代历史的真实风貌。
位于庾亮南路和濂溪路交叉往南不远的九江市歌舞团大院,原本是解放前的九江仁慈堂,最早始名育婴堂,是以收养女婴为主的“慈善”机构,1865年创办,始由天主堂或医院兼管该机构事务,后由法国巴黎仁爱会总会派胡培德等5名修女来九江接管慈仁堂,以“慈善”来扩大教会影响,更
本文是“九江近代史料研究”系列中的一篇,该系列作为“九江文史”下的子栏目,致力于深入挖掘早期报刊书籍、档案文件、历史照片、地图等原始史料,并结合当代视角加以解读,力求多维度展现九江近代历史的真实风貌。
“馬當神风送滕王阁”,是明代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四十中的一个短篇小说,写的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途经江西彭泽馬當山,快舟趁神风,一夕至洪都,写下千古名赋《滕王阁序》的传奇故事。
现今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生的九江市区老居民应该还记得,地处今湓浦路18号地域,曾经有座仿巴黎圣母院哥特式建筑的天主堂。因教堂地处九江市西门外,所以人们称其为城外天主堂。当时因其建筑外形类似法国巴黎圣母院,所以有人称其“东方巴黎圣母院”。
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文化交流频繁。前有遣隋使、遣唐使将大量中国典籍、制度、习俗等输入日本,对日本制度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有入宋僧、入元僧推动了禅学和宋学的东传,影响其精神世界。
观音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境内的庐山南麓,建于北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石拱桥之一,1959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桥位于栖贤寺旁,最初称为栖贤桥,北宋黄庭坚曾作《栖贤桥铭》。因建于三峡涧上,故又称三峡桥,苏轼曾作
黄庭坚的《宜州乙酉家乘》(以下简称《家乘》)是一部中国文化史上较早的日记,从乙酉年(1105)正月初一开始记录,到八月二十九日为止,除去五月二十日至六月二十四日共35天缺失,一共记录了229天。在这部名为《家乘》的日记里,一天的记录少的仅有几个字,多的也就是几
本文是“九江近代史料研究”系列中的一篇,该系列作为“九江文史”下的子栏目,致力于深入挖掘早期报刊书籍、档案文件、历史照片、地图等原始史料,并结合当代视角加以解读,力求多维度展现九江近代历史的真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