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同林丨栽秧时节
如东人种水稻分中晚稻(集体化年代种过早稻,但只是昙花一现)。中稻的栽插时间在六月中下旬;晚稻栽插在七月底,八月五号必须结束,叫“关后门”。因为晚稻季节性强,超过这一时间节点,赶不上成熟就是霜降,稻谷长不饱。
如东人种水稻分中晚稻(集体化年代种过早稻,但只是昙花一现)。中稻的栽插时间在六月中下旬;晚稻栽插在七月底,八月五号必须结束,叫“关后门”。因为晚稻季节性强,超过这一时间节点,赶不上成熟就是霜降,稻谷长不饱。
要说高考时间的“前世今生”,得先从高考的“诞生”说起。1952年,新中国第一次实行全国统一高考,那时候定的是 8月15、16、17号——为啥选8月?其实没啥“特殊含义”,主要是那会儿中小学学制和现在不一样,暑假来得晚,8月考试刚好避开农忙(毕竟当年很多考生是农
性子急的人家,起早贪黑不歇中,就为了早点将成熟的油菜籽收回家,怕大太阳一晒或大风一吹,油菜壳会高兴的裂开大嘴将菜籽抖落出去,白白浪费在田里可惜。于是,大人们在田间地头忙碌,孩子们就在家里烧火做饭,然后再将饭菜和热水一并送到庄稼地里。
如果是大忙季节一到,学校还得放忙假。插秧是有季节性的,我记得的说法是,早稻不插五一秧,中稻不插六一秧,晚稻不插七一秧。一年三季水稻,一季赶着一季,你可以去想想农活的紧张,农民的辛苦。
是日芒种,其中“芒”是指有芒的农作物,如水稻,“种”则有“种子”或“播种”的意思,此时既是小麦等夏收农作物成熟时间,亦是晚稻等夏季作物播种的时机,过了这个节气后才播种,作物的成活率会逐渐降低,故有“斗指丙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之说。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夏时节的开始。以下是关于芒种的关键信息: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芒种,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芒种”也称为“忙种”,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
芒种时节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适宜晚稻等谷类作物种植此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未来几天我国南北方高温天气将持续“霸屏”北方多为干热型高温局地将达40℃!南方则以闷热型高温为主体感温度直线上升!大家在下田农作时也要注意防暑和天气
今日芒种今天是2025年6月5号农历2025年五月初十芒种:是二十四节气第九个节气此时的太阳达到75度表示仲夏时节正式开始每年的6月6日前后便进入到芒种节气此时逐步温度升高此时雨水雨量充沛空气的湿度比较大适宜晚稻谷类种植芒种时节饮食需清淡可多食粳米甘淡平补芒种
芒种是每年6月5日左右的节气,今年具体时间是6月5日17点56分。北方麦子熟了得赶紧收,南方得抓紧种晚稻。老话说“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农民这时候忙得脚不沾地。天气预报说今年芒种后雨水少,北方收麦子晒粮方便,但南方可能要缺水。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正是南方种晚稻与北方收麦之时,民间也称其为“忙种”。芒种时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湿热之气弥漫,专家建议您多吃西瓜、鱼肉,并配合穴位按摩,祛湿清热过一夏。
芒种时节,农事活动进入关键期,民间流传的“1不收、2不种、3不用”并非迷信,而是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刻的农耕经验和生活哲学。这些习俗背后,既有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也有对健康生活的提醒。让我们从科学角度解读这些传统禁忌,帮助大家平安度过芒种。
今日6月5日,农历五月初十,下午5点56分正式进入芒种节气。农历五月初十对应天干地支乙巳年壬午月乙巳日。芒种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在立夏和小满节气后面,芒种节气代表进入三夏繁忙期,北方小麦要收割了,南方晚稻要及时插秧了,抓住芒种节气,不要错过最佳时间。
双抢,指的是抢着收割早稻,接着抢种晚稻。这个时间段恰好处于小暑和大暑时节,是一年中天气最为炎热的时候。头顶上太阳炙烤,水田里的水也热得发烫,没亲身经历过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艰辛。在暑假参与双抢,要进行割稻、打稻、晒谷、拔秧、插秧、耘田等劳作,实在是累到了极
说回芒种,这个节气在以前可是个大日子,它不仅预示着仲夏时节的正式开始,更是农忙的关键节点,“芒种芒种,可收可种”,就是说的这个时候。民间关于芒种还有句老话,叫“最怕晚芒种在下午”。
“芒种嗟无日,来牟失有年”。明天是6月5日,我们将迎来芒种节气。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3个节气。历书有云“斗指丙为芒种,此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名芒种也。”说的是当斗柄指向“丙”位为芒种节气,到了芒种节气,北方的麦子即将收割,而
一年又走到了芒种这道门槛。转眼已是六月初,阳光炙热,田里的麦子金黄,水田里蛙声渐起。古人说:“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从这句话开始,便能感受到芒种节气的沉甸甸。
生育期差异水稻品种分为早熟、中熟、晚熟三类。早稻生育期一般为110-125天,晚稻为155-170天。晚熟品种因生长期更长,理论上光合作用时间更充分,可能积累更多干物质,但实际产量还需结合气候适应性(如抽穗扬花期的温度)判断。品种适应性不同品种对光温敏感性不同
当前早稻将陆续进入拔节孕穗期,一季中稻播种正当时,距离双季晚稻播种育秧还有一个月,要开始准备选择品种。双季晚稻需要等早稻收割后再种,要考虑安全齐穗,建议种植早中熟品种,同时要兼顾优质高产,提高种植效益。推荐一个长粒优质籼粳杂交晚稻品种——原长优51,综合表现好
两天前这里刚下过了一场大雨,野外的这些农田有部分的已经有水插秧了,可是这两天来迟迟没见到这里的农民把这些秧田重新翻耕起来。农民的思想也是统一集中的,很少有人把它翻耕起来种早稻了。因为大家都明白插秧的季节已经过,那些秧苗播下去的老秧已经有60多天的时间了。如果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