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姐有多美?1939年,19岁的她在重庆留影,面容稚嫩,眉目坚定
这张照片的背景是拍摄于1939年,此时19岁的江姐正在重庆读书,她身穿旗袍,一袭短发,目视前方,脸上充满了学生气息,但她的目光却十分的坚定。
这张照片的背景是拍摄于1939年,此时19岁的江姐正在重庆读书,她身穿旗袍,一袭短发,目视前方,脸上充满了学生气息,但她的目光却十分的坚定。
夫渣滓洞者,渝州之幽狱,白匪之魔窟也。岩峦如铁,锁寒泉于深壑;壁垒似牢,困忠骨于重关。阴风惨惨,夜泣孤猿之泪;磷火荧荧,昼凝碧血之斑。然有仁人志士,挺其脊梁,淬其肝胆,以身为炬,照破长夜之昏昏。
小说《红岩》自1961年12月北京第一版出版后,十分畅销,影响广泛,曾被当年中宣部副部长林默涵誉之为"党史小说",直到今天,仍有人把《红岩》当作昔日重庆及四川地下党斗争的历史纪实。小说中的人物时常被人们拿来与现实中真人"对号"。近来重庆沙坪坝磁器口搞"千年古镇
2006年年末,一个“《红岩》档案解密展”在重庆开幕。展览上最引人注目的是首次全文公开的一份2万多字的秘密报告,它的作者就是《红岩》小说的作者之一罗广斌。重庆党组织收到这份报告的时间是1949年12月25日,那时距离罗广斌等34人从渣滓洞、白公馆监狱中死里逃生
成善谋(1917-1949) 四川合江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年加入民盟。曾任中共重庆市委电台特支宣传委员,负责抄收新华社电讯稿交《挺进报》刊印。以“雷电华电器修理行”和“建中机电厂”经理为掩护,筹集党的活动经费,为川东游击队购买了一百多枝枪和大
一个共产党人的气节应该怎样体现?其绝不是个人的修心养性,而是对共产主义事业坚定执着的追求。正因为有这种高度的理性做基础,共产党人才能够如此的英勇坚强、无所畏惧!
古承铄(1920-1949)重庆南川人,中共党员,国立重庆师范音乐科毕业,是才华横溢的音乐工作者和诗人,被誉为“人民的歌手”,曾参加《挺进报》撰刻工作。1948年5月被捕,1949年11月27日殉难于重庆歌乐山松林坡。
江竹筠,1920年8月20日出生于四川自贡一个农民家庭。1939年参加革命,长期奋战在党的隐蔽斗争战线。1948年6月被捕,面对酷刑和屠刀,她坚贞不屈、顽强斗争。1949年11月,在重庆解放的前夜,被国民党特务杀害。新中国成立后,以江竹筠为人物原型创作的小说《
在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的刑厅,法官张界对成善谋等进行宣判,成善谋和陈然大声地向张界说:“今天你可枪毙我们,但是你们还能活几天?”张界的宣判总是被成善谋等的驳斥和大笑而打断,刑警的制止也被他们推开。最后,不得不草草收场,特务将成善谋等急匆匆地押出推上刑车,成善谋挣开
对于生与死、苦与乐、荣与辱、名与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在白色恐怖下,地下党员和革命者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关键取决于他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