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二十年,从中心到边缘
豆瓣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文艺青年的精神家园”、“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抑或是“上一个时代互联网精神的孑遗”等等。这些说法,要么稍显过时,要么只是观察者的一厢情愿。但毫无疑问,它是中文互联网上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一度也是创意和美感的最直观展现。
豆瓣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文艺青年的精神家园”、“理想主义者的乌托邦”抑或是“上一个时代互联网精神的孑遗”等等。这些说法,要么稍显过时,要么只是观察者的一厢情愿。但毫无疑问,它是中文互联网上一个相当独特的存在,一度也是创意和美感的最直观展现。
起源与命名豆瓣的创立始于2004年,创始人杨勃(昵称“阿北”)原本计划开发一个旅游网站“驴宗”,但最终转型为文化社区。名称灵感来源于北京朝阳门外的“豆瓣胡同”,杨勃曾在此附近的星巴克咖啡馆编写了豆瓣最初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