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溥仪与婉容在天津留影,昔日的“皇后”已换上摩登装扮
时年24岁的溥仪身着深色西服,领口露出笔挺的白衬衣领,双手插兜右,眉宇间仍带着爱新觉罗家族特有的清贵之气。身旁的婉容侧身而立,蔷薇花墙的枝蔓在她身后舒展,五月初绽的粉白花朵与她旗袍领口的珍珠扣交相辉映。
时年24岁的溥仪身着深色西服,领口露出笔挺的白衬衣领,双手插兜右,眉宇间仍带着爱新觉罗家族特有的清贵之气。身旁的婉容侧身而立,蔷薇花墙的枝蔓在她身后舒展,五月初绽的粉白花朵与她旗袍领口的珍珠扣交相辉映。
1922 年 12 月 1 日,紫禁城神武门的铜环被叩响第七次。17 岁的婉容穿着缀满东珠的朝褂,在轿辇中攥紧汗湿的帕子。这顶明黄轿帘外,是民国十一年的冬日暖阳,也是大清王朝最后的体面 —— 尽管溥仪早已退位,但这场婚礼仍按皇帝大婚规制操办,仪仗队绵延三里,鞭
末代皇后婉容的一生,前半截写满风光,后半截尽是凄凉。她出身贵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嫁入紫禁城时万人瞩目,可谁能想到,这位“皇后”最后竟疯癫死在监狱里?更离奇的是,60年后,东北一位老太太拍着胸脯说:“我是婉容的亲闺女!”这话一出口,愣是把历史课本撕了个口子。
他来到北京,这座帝都的心脏地带,凭借过去的皇宫关系和独到的商业头脑,在房地产市场上大展拳脚,逐步积累起了令人瞩目的财富。如今,祁家的房产价值连城,成为北京市价值连城的瑰宝。但在这段传奇般的崛起背后,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
京、津、沪等地的报纸纷纷以醒目的标题和篇幅,报道婉容的善行,她的照片和捐赠的珍珠项链成为报纸上的焦点。《大公报》更是以一篇深情的专题报道,详细记录婉容的仁心与义举,题为“溥浩然夫人捐珍珠赈灾”。
是中国最后的皇后,也是一个被命运无情捉弄的悲情女子。清宫的岁月,对她而言,不过是短短两年的光阴,却仿佛耗尽了的她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