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应县选调生到村任职“百日记”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青年要在实践的熔炉中淬炼,在基层的沃土里深耕。2019年起,朔州市应县88名选调生投身乡村一线,在丈量田埂,倾听民声中成长,在解决“鸡毛蒜皮”推动实事中淬炼。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走进田间农家,倾听沾露珠、冒热气、带温度的基层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青年要在实践的熔炉中淬炼,在基层的沃土里深耕。2019年起,朔州市应县88名选调生投身乡村一线,在丈量田埂,倾听民声中成长,在解决“鸡毛蒜皮”推动实事中淬炼。让我们一起跟随他们走进田间农家,倾听沾露珠、冒热气、带温度的基层
时值初夏,正是蔬菜起苗移栽的黄金时节。连日来,朔州市应县种植户们忙着给蔬菜秧苗“挪窝搬家”,绿油油的幼苗“走出”大棚,扎根田野,为今年的丰产增收增添新绿,播撒希望。
眼下,朔州市应县杏寨乡的大地上正上演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耕种序曲。这一次,主角不是传统的谷物作物,而是近年来备受市场青睐的“螺纹椒”。在杏寨乡党委、乡政府的精心策划与积极推动下,全乡上下齐心协力,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肥沃的土地上,共同奏响了一曲激昂奋进的耕种“
应县南河种镇的段寨村,已经拉开了春种大幕,奏响一曲热闹的春耕“交响乐”。今年,合作社在选种和种植技术上持续进行优化改良,确保玉米丰产丰收。应县仁慧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段仁明介绍说:“段寨村种了5000多亩,每天出动玉米播种机、黄豆播种机,还有加肥机、运输机等十
据了解,应县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过程中,当地合作社根据土壤和墒情,结合往年的种植经验,选取了适宜的玉米和大豆品种,调整了种植技术。在改善种植方式的同时,当地合作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尝试运用新技术和新机械进行试种,通过良种、良法、良机的高效运用,实现农业增效
大地回春,农事渐起。在朔州市应县的田间地头,春耕的序幕正徐徐拉开。眼下正是大棚育苗的关键时节,应县各地抢抓农时,积极推进育苗工作,为春耕生产按下“加速键”。
在应县南河种镇鑫硕丰种植专业合作社,有一台叫做“全自动育苗播种机”的设备正在高速运转,从基质填充、精准打孔,到播种覆土一气呵成,每小时可育苗完成400多盘,相当于20多个熟练工人的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