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进中国|藤编“上新”
曾几何时,这样的场景想都不敢想。过去,汉中藤编只是农家院落里的副业,村民们凭借祖辈相传的技艺编织简单藤具,拿到集市上售卖。如今,“汉中藤编”在“守艺人”的不懈坚持下,搭上时代快车,编织起产业发展的丰硕羽翼。
曾几何时,这样的场景想都不敢想。过去,汉中藤编只是农家院落里的副业,村民们凭借祖辈相传的技艺编织简单藤具,拿到集市上售卖。如今,“汉中藤编”在“守艺人”的不懈坚持下,搭上时代快车,编织起产业发展的丰硕羽翼。
汉中藤编,源于三国,久负盛名。一把刀,一把剪,一根藤,这就是制作藤编的工具。千百年来,当地百姓就地取材,以青藤为原材料,编制各种器具。也因此,汉中很早就有了“藤编之乡”的美称。2021年5月,汉中藤编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942人。 陕西王安银、李明忠、谭海则、李东桥、李梅、惠敏莉、吕崇德、焦瑞霞、李敏生、曹伯炎、刘文龙、邵智勇、周志丽、何爱叶、刘洁琼、王西安、陈良顺、刘忠阳、马松胜、贾根社、贾志亮、王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