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滇历史文化保护的三种路径
河泊所遗址获评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后,该如何保护利用?古滇历史文明又该如何焕发生机?近日,云南省博物馆发布消息,河泊所遗址出土文物将于近期推出的“从西南夷到益州郡”特展中首次亮相。此外,一系列保护与研究发展举措也备受期待。
河泊所遗址获评2024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后,该如何保护利用?古滇历史文明又该如何焕发生机?近日,云南省博物馆发布消息,河泊所遗址出土文物将于近期推出的“从西南夷到益州郡”特展中首次亮相。此外,一系列保护与研究发展举措也备受期待。
河泊所遗址地处滇池盆地最肥沃的东南湖滨冲积平原,东靠关岭,西临滇池,遗址总面积约12平方公里,核心区约3平方公里,东北距出土 “滇王之印” 的石寨山古墓群仅700米,是云南高原已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内涵较丰富的商周至汉晋时期的大型中心聚落遗址。
《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新闻发布会3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这是昆明首部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5月1日正式施行,更好地提升石寨山大遗址文物保护、科学研究、价值阐释、展示传播及宣传教育水平。
3月31日,昆明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公布《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据悉,该《条例》是昆明首部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将于2025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3月31日,记者从《昆明市石寨山大遗址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获悉,该条例是昆明首部专项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经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报经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批准,将于2025年5月
·二、舞蹈纹彩陶盆,新石器时代陶器,马家窑文化代表,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