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牛耳者 | 细胞工厂里的重塑新生
让盐碱地重获生机、制造可自然降解的塑料、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这些改变我们生活的目标,正在被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命——菌株,逐步实现。而支撑这一切的,正是当今炙手可热、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前沿技术——合成生物学。它通过设计和改造微生物,使其像工厂一样生
让盐碱地重获生机、制造可自然降解的塑料、显著提升农作物产量……这些改变我们生活的目标,正在被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生命——菌株,逐步实现。而支撑这一切的,正是当今炙手可热、被誉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前沿技术——合成生物学。它通过设计和改造微生物,使其像工厂一样生
PHA是一种由微生物利用淀粉或者油脂合成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它是从微生物细胞里“长”出来的新材料,本质就是微生物体内的脂肪,所以能够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完全降解,被视为可替代传统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难题的终极方案。科学家们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将自然界中的一些特殊的
适逢合成生物学技术蓬勃发展,对于年轻的科学家张浩千来说,是一个难能可贵的机遇,然而在技术创新、产业落地的每一个环节,对于企业家张浩千来说,面临的挑战依然艰巨,他常用这样一段话来激励自己:“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
人的大脑是怎样去感知世界、存储记忆、孕育思想的,这些都是神经科学所要解答的核心谜题,在这个前沿领域,有一位举足轻重的中国科学家,他可以说是中国脑科学研究的引路人之一,他带领团队在脑认知功能机理、脑疾病机理及其诊治等方面取得了很多突破性的进展,他创办了中国科学院
探访人生地标,对话科学精神。回到问题的起点,走向科学的远方。科创先锋访谈节目《执牛耳者》新一季再度启程,本期《执牛耳者》节目走进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对话神经生物学家蒲慕明院士,听他讲述坚持推动公众科学教育的历程。
2024年1月9日,一颗叫做“天关”的空间科学卫星发射升空,这是世界上首颗宽视场X射线聚焦成像卫星,它也是全能型的X射线空间天文台,成为了宇宙在线天体的新捕手。它就像是一根深入太空的“探针”,时刻在捕捉着宇宙的焰火。
问题驱动发现 创新改变世界探访人生地标 对话科学精神以问题启迪创新 以成果回应时代回到问题的起点 走向科学的远方科创先锋访谈节目《执牛耳者》新一季再度启程东方卫视5月23日起每周五晚22:00 新闻综合频道5月24日起每周六20:30播出编辑: 刘俊责编: 刘
5月7日,上海市科委发布《关于举办2025年上海科技节的通知》。通知内容显示,2025上海科技节以“科技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将于5月17日开幕,活动持续至5月31日。
当下白酒板块的市盈率(PE)已然滑落至历史低位,中证白酒指数 PE(TTM)为 18.77 倍,置身于过去十年 3.52%的底部区间。此估值水准与 2018 年行业调整期趋近,然而企业的盈利质量却有显著擢升。与此同时,头部酒企的股息率吸引力与日俱增,譬如五粮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