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诒徵的生平及其学术
柳诒徵是开拓和发展南高史学的关键人物,他早年的学习环境及其获得史地知识的由来,对于南高史学特色的形成,是有一定影响的。作为东南方学术界的代表,柳氏与执教于清华大学国学院的陈寅恪并列,时人誉为“南柳北陈”,这位南高“精神领袖”的生平和学术是有必要首先加以讨论的。
柳诒徵是开拓和发展南高史学的关键人物,他早年的学习环境及其获得史地知识的由来,对于南高史学特色的形成,是有一定影响的。作为东南方学术界的代表,柳氏与执教于清华大学国学院的陈寅恪并列,时人誉为“南柳北陈”,这位南高“精神领袖”的生平和学术是有必要首先加以讨论的。
20世纪初建立“新史学”口号的提出,特别是五四时期史学转型的趋势所导致的现代史学的初步建立,使得史学成为传统学术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学科之一。王国维、罗振玉等人利用甲骨文等新材料对中国古史的研究获得了突破性的进展。20年代顾颉刚疑古学说的提出、古史辨派的形成,更在
整理者附言:一九四四年,民国教育部组织评审汤用彤所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长沙: 商务印书馆,一九三八年初版) ,审查人为吕澂和柳诒徵。其中,吕澂的审查意见很具学术意义。他所指出的一些方法论上的问题,不只存在于汤著中,也是迄今中国佛学方面许多论著所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