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个紧凑型聚变装置总装,2030年前将点亮聚变发电第一盏灯
5月1日,安徽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内,4根长达52米、重达400吨的行车主梁缓缓落位,标志着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工程总装正式启动。这个总重量达6000吨、精度要求达毫米级的“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安装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进入攻坚阶
5月1日,安徽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内,4根长达52米、重达400吨的行车主梁缓缓落位,标志着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工程总装正式启动。这个总重量达6000吨、精度要求达毫米级的“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安装工程,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进入攻坚阶
美国能源部普林斯顿等离子体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正在利用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来增强被称为仿星器的聚变装置的性能。在一个巨大的环形装置内,等离子体的温度比太阳表面高出许多倍,以强大的受控运动旋转。从外面看,这台机器就像一个被脚手架和走道包裹的金属环。但在内部,它重现了
联邦聚变系统公司 (CFS) 正在开发一种名为 SPARC 的托卡马克装置。该公司旨在首次在可扩大到商业发电厂规模的设备中展示产生大于输入功率的输出功率这一关键聚变能里程碑。然而,这一成就只有在等离子体不熔化设备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