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皇帝到将军,都难逃的“打摆子”——疟疾的前世今生
康熙皇帝39岁时突发疟疾,饱受寒战高烧之苦;《亮剑》中的李云龙也曾被“打摆子”折磨得死去活来。这种古老的疾病曾让无数人闻之色变,如今仍是全球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
康熙皇帝39岁时突发疟疾,饱受寒战高烧之苦;《亮剑》中的李云龙也曾被“打摆子”折磨得死去活来。这种古老的疾病曾让无数人闻之色变,如今仍是全球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
1693年6月13日,康熙皇帝突发高烧,太医无法医治。当时在紫禁城的葡萄牙传教士卢依道通晓医术,但无治疗疟疾的药物。钦天监的法国传教士张诚和白晋随身带有法国常用药,其中一种药是路易十四为疟疾病人准备的。康熙服用后当晚退烧,但病情仍有反复,呈现疟疾症状。
当今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诸多疾病不再致命。这些成果的背后,传统医学经验功不可没。回首人类与疟疾旷日持久的抗争之路,“双药”(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后来实现人工合成的奎宁,以及从青蒿中低温萃取的青蒿素)的作用举足轻重。其背后,是药品研制的艰难跋涉,是传统医药知识向现
当今医学技术飞速发展,诸多疾病不再致命。这些成果的背后,传统医学经验功不可没。回首人类与疟疾旷日持久的抗争之路,“双药”(从金鸡纳树皮中提取、后来实现人工合成的奎宁,以及从青蒿中低温萃取的青蒿素)的作用举足轻重。其背后,是药品研制的艰难跋涉,是传统医药知识向现
英格兰和苏格兰在同一个岛上,两个国家从1000年前就开始了斗争。苏格兰人确实很不容易,英格兰软硬兼施,纠缠了苏格兰数百年。直到后来,由于两个王室联姻,两个国家有了同一个国王,但苏格兰依然和英格兰各过各的,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疟疾,在我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一种古老又致命的流行病,杀死了近一半曾经在这颗星球上生活过的人。时至今日,每年还有数亿人遭受疟疾之苦。疟疾的克星——奎宁和青蒿素——拯救了亿万患者的生命,体现了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更让世界看到了传统中医药的深厚底蕴。
疟疾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甚至迄今为止,对于人类来说都是最致命的疾病。原始文明仰赖于水源,从而发展种植,保证饮用。最早出现的村落、城邦大多出现在雨水充沛的地带,且毗邻河流,再加上人员密集,这就使得蚊子及其携带的疟原虫在高密度的人群中有了大面积传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