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三)
斑尾榛鸡(学名:Tetrastes sewerzowi)是雉科榛鸡属的中国特有鸟类,因尾羽具黑色及棕白色横斑得名,别名 “羊角鸡”“撒巴”(藏语)。其体型中等(体长 31-38 厘米,体重 270-407 克),雌雄羽色差异极小,头顶具短羽冠,上体栗色密布黑色
斑尾榛鸡(学名:Tetrastes sewerzowi)是雉科榛鸡属的中国特有鸟类,因尾羽具黑色及棕白色横斑得名,别名 “羊角鸡”“撒巴”(藏语)。其体型中等(体长 31-38 厘米,体重 270-407 克),雌雄羽色差异极小,头顶具短羽冠,上体栗色密布黑色
为全面贯彻落实“清风行动2025”、“春季护鸟专项行动”、“切实加强中华穿山甲保护”工作安排,进一步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3月27日,临湘市林业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农业农村局、森林公安局等相关部门共同开展联合执法行动。
于是,一项保护工程由此开展。2020年7月,国家林草局穿山甲保护研究中心在这里成立。四年后,野生救援(WildAid)带领的一支纪录片团队拜访乌禽嶂并拍摄了《寻护者》。这部片子,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系统性记录穿山甲保护工作的影像资料。
简单科普个,这个中国慈善家是由中国新闻社主管,中国新闻周刊主办的高端双月刊。2013年创刊至今已出版杂志近百期,是公益慈善领域最具权威性影响力的央媒平台。
近日,祁门县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通过红外监测相机在祁门县境内多地拍摄到了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珍贵影像资料。据资料记载,中华穿山甲在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祁门县大多数乡镇都有分布记录。本次在祁门县多地拍摄到
近日,歙县县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团队在整理红外触发相机影像资料时,发现拍到一只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
鄱阳湖畔的冬日黄昏,在夕阳的照耀下,水天一色,沉浸在金灿灿的色彩中……当你看到这张照片时,原以为它只是一张绝美的风光照,但最终发现,湖边那一长排密密麻麻树的枝丫,竟然是被成千上万的鸟儿点缀而成,如此壮观的生态图景让观众不禁发出由衷的赞叹。由省文联主办、省摄协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