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70年代的老歌百听不厌,一起来看看吧
在音乐的广袤宇宙里,70 年代的老歌宛如璀璨星辰,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洗礼,依然熠熠生辉,令人百听不厌。这些歌曲究竟藏着怎样的魔力,能跨越代际,持续拨动人们的心弦?
在音乐的广袤宇宙里,70 年代的老歌宛如璀璨星辰,历经半个世纪的时光洗礼,依然熠熠生辉,令人百听不厌。这些歌曲究竟藏着怎样的魔力,能跨越代际,持续拨动人们的心弦?
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和我爸妈一样的感觉,现在的新歌很多很热门,但总觉得听着没感觉,还是以前的老歌够味!听爸妈一辈人讲:自从有了录音机,大街小巷都放着那些经典旋律,邓丽君的柔情蜜意、张国荣的风华绝代、四大天王的风靡一时,他们的歌每一首都是经典。
近日观看中央十台的“地理中国”栏目,发现了一个问题——该台正在播放的“古村乡愁(二)”,与余光中的《乡愁》相比,令人如坠雾中——余光中的《乡愁》,从头到尾都是“愁”,从家愁,到国愁,一个“愁”字,把诗人爱家人、爱祖国的情感表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可央视的“乡
“乡愁”一词由来已久,被用来表达思乡之情,但其重点应该在于“愁”——愁亲人长居两地不得相聚,“愁”亲人阴阳两隔不能再见。没有“愁”感只有眷恋与思念,那应该叫“乡恋”吧!
当鲜红的窗花被柔和的灯光照亮,餐桌上的饭菜升腾起袅袅热气,酒杯的碰撞声与家人的关怀嬉笑声交织在一起,万家灯火下,中国人的除夕夜正式开启。而春晚节目里的欢歌笑语,则成为开启除夕夜“下半场”的序曲。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科技的进步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炫目的舞台和更加精良的制作,看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的精神世界似乎越越发的空虚。
当时穿的那套服装,李谷一一直保存着:黑色的确良料子的衣服,胸前两条白色竖肩带和上衣完美撞色,领子中间还别着一朵红色小扣花,这就是当年最流行的款式。
《乡恋》李谷一演唱歌曲,马靖华作词,张丕基作曲,电视风光片《三峡传说》插曲。收录于1979年专辑《乡恋-李谷一影视歌曲》中。1980年入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1983年在央视春晚演唱,2008年获“改革开放三十年流行金曲勋章”。
你的声音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日虽已消逝,分别难相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