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桌︱全球思想史研究的未来
5月24-25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暨全球史研究院召开了“重建全球:观念的全球流动”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英国、日本、韩国、中国的历史学者齐聚复旦校园,就全球思想史展开讨论。在会议议程最后,特设了“全球思想史研究的未来”圆桌论坛,中外代表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整理
5月24-25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暨全球史研究院召开了“重建全球:观念的全球流动”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英国、日本、韩国、中国的历史学者齐聚复旦校园,就全球思想史展开讨论。在会议议程最后,特设了“全球思想史研究的未来”圆桌论坛,中外代表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现整理
不知从何开始,人们好谈“经验”,特别是在中国哲学和中国思想的研究中,这种现象尤为明显。在对“经验”的推崇中,“生存经验”“生活经验”或所处的生活境域、日用常行或日常的生活世界,被提到了至上的地位。按其内涵,这种被注重的经验,虽然常常被视为生活过程的内容,但实质
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迄今已逾百年,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刘泽华教授开创的以反思王权主义为代表的政治思想史研究独树一帜,影响广泛,成为南开史学的一大亮色。今年适逢刘泽华先生诞辰90周年,为了缅怀先生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学术贡献,弘扬南开史学的学术精髓,推动
在进入2025年以来的国际舆情中,面临时代惊天裂变的氛围日渐浓重,在战争与和平、地缘政治、全球贸易、种族问题、舆论管控等关键议题的急速观察与焦虑应对中,关于核心观念、价值原则乃至人类命运等更高层面的思考与呼吁不断警醒世人。回顾这段时间所阅读的部分文章,有点惊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