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陵讲坛回顾|《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
5月25日下午,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泉州市图书馆、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所主办的《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专题讲座在泉州府文庙明伦堂开讲。活动由泉州市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科长李伟才主持,福建省文联原一级巡视员、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陈毅达担任
5月25日下午,由泉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泉州市图书馆、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所主办的《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文化使命》专题讲座在泉州府文庙明伦堂开讲。活动由泉州市文旅局公共服务科科长李伟才主持,福建省文联原一级巡视员、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陈毅达担任
“当骤雨撕裂桅杆,您衣袂化作白帆……”今年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诞辰1065周年纪念日。地处泉州古城南的泉州天后宫曲声悠扬、人头攒动,原创歌曲《簪花献妈祖》首次展演献礼妈祖诞辰,祭典队伍依照古礼虔诚进谒,拍胸舞、火鼎公婆等民俗表演,也吸引了不少两岸民众驻足观看拍照
吴增(1868—1945),字桂生,号蹇陀,又号古丰州人、养和居士,是清末南安最后的两位进士之一,也是享誉泉南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生平所作诗文甚多,今传世的多收录于《泉俗激刺篇》《番薯杂咏》《养和精舍诗胜稿》之中。吴增为人爽快,其诗也直白,由于他对清末民初
宋时,漳州龙溪“青礁颜氏”以文兴族,为当地世家望族。该族在宋元时期先后出了三位尚书(颜师鲁、颜颐仲、颜荣),在宋元明时期共有24人登进士第,声名远播。巧的是,尚书颜师鲁及其子颜彻、其孙颜颐仲都曾在泉州任过职,并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可以说,泉州与这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海拔高度仅有98米的九日山,因其文物古迹众多、历史底蕴深厚,被誉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如今,九日山祈风石刻更是世遗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点之一,成为一张耀眼的文化名片,名扬海内外。关于这座名山的故事,打响文化品牌的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