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华都藏在这30句里的千古名言
不管是被人骂还是被人夸,咱都别急着下结论。就像买水果,别人说甜,你得自己尝一口;别人说酸,你也得自己咬一下——别人的嘴是别人的,自己的眼睛和脑子才是最实在的。
不管是被人骂还是被人夸,咱都别急着下结论。就像买水果,别人说甜,你得自己尝一口;别人说酸,你也得自己咬一下——别人的嘴是别人的,自己的眼睛和脑子才是最实在的。
学而时习之- 学了之后要按时复习、练习。(《学而·1》)有朋自远方来- 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学而·1》)不亦乐乎- 不也是很快乐吗?形容非常快乐。(《学而·1》)巧言令色- 花言巧语,装出讨好的脸色。(《学而·3》)吾日三省吾身- 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
《论语·卫灵公》中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儒家历来主张君子之间的交往应以道义为基础,而不是流于琐碎与功利。人到中年,岁月带来的不只是年龄的增长,更应该是心智的成熟与处世的通透。正如老话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社交圈子的质量往往决定了
公元前497年的某个清晨,55岁的孔子站在卫国都城外,望着自己乘坐的牛车留下的车辙,衣袂被中原的风沙掀起。他刚刚离开鲁国,带着颜回、子路等弟子,开始了长达十四年的周游列国之旅。这不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漫游,而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对时代困境的主动回应——当周礼的大厦在诸
“ 百尺竿头须进步。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就这样满足,还得继续努力。我们常常面临选择:是满足于现状,还是挑战自我,继续攀登。这句话无疑是对后者的强烈倡导。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停下脚步,因为前方总有更高的竿头
《论语》学到这,见识了夫子训人的功夫,有几次还是比较狠的,一次是弟子宰予白天睡觉,夫子训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于予与何诛!”延续到现在,成了老师训学生的口头禅,连骂人都是“万世师表”;一次是训斥弟子冉求为季氏敛财,“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