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托孤:刘备临终前的死亡陷阱,诸葛亮用20年才看懂
公元223年四月,白帝城的春雨裹挟着长江的寒意,63岁的刘备在永安宫弥留之际,将蜀汉的命运托付给了一位书生。这场被后世传颂为"君臣典范"的托孤,实则暗藏玄机——当诸葛亮跪听"君可自取"的瞬间,他是否读懂了这位枭雄主公最后的死亡陷阱?
公元223年四月,白帝城的春雨裹挟着长江的寒意,63岁的刘备在永安宫弥留之际,将蜀汉的命运托付给了一位书生。这场被后世传颂为"君臣典范"的托孤,实则暗藏玄机——当诸葛亮跪听"君可自取"的瞬间,他是否读懂了这位枭雄主公最后的死亡陷阱?
在《三国演义》这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巨著中,英雄豪杰如繁星般闪耀。其中,诸葛亮与曹操无疑是两颗最为璀璨的明星,关于他们二人谁名气更大的争论,从未停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他是智慧的象征,在《三国演义》中留下了无数令人惊叹的传奇故事。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为刘
先主刘备夷陵兵败,白帝城托孤之后,整个蜀汉能撑场子的将领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蜀汉内部的以丞相为首的外来派,与李严为首的本地派又不和。丞相无奈才拉着队伍出门打野,给年轻将领刷经验,先是把孟获当野怪刷了七遍。正好碰上曹丕死了,曹魏集团换领导人,主力又被东吴牵制在